沈舟的一席話立馬就引來了那些大臣的不滿,眾人紛紛交頭接耳。

“陛下,以微臣之見,沈舟的言論太過片麵,實在是不宜采用,還請陛下三思。”

不知是誰先說了這麼一句。

不過有了第一個就有了第二第三,大臣都開始上奏不想采用沈舟的法子,並且覺得他的話簡直是天方夜譚。

更有甚者開始直接找沈舟的麻煩,當眾侮辱他。

“啟稟陛下,沈舟不過是一介內侍,又不曾博覽群書,也沒有入朝為官,他憑什麼能決定大梁和其他國家的友好之情。”

“再者,一封戰書實在是說明不了什麼,倒不如我們多跟其他國家的人溝通,派出使臣覲見。”

“……”

看著眾人反應頗深,寧鐵隻覺得一陣頭疼,心知這些都是上官青雲的傑作,肯定竄通了大臣們孤立沈舟,所以才會造成這樣的局麵。

經過深思熟慮,他轉頭看向身後,詢問蕭蓉的意見:“母後,朕拿不定主意,您以為如何?事關大梁社稷,朕倒是認為沈舟的話沒有問題,開通大梁的商路也是一個好的政策。”

當然他也不是真的認可蕭蓉的意見,隻是隨便走下形式而已。

蕭蓉麵色淡然,斜眸掃視了眼寧鐵,眸色緊緊地盯著沈舟,輕啟薄唇一字一句道:“哀家見陛下很信任沈舟,陛下不是一直都想要收回權力嗎,哀家年紀也大了,管不了朝中事務了。”

言外之意就是,你不是要收回權力想要稱帝嗎,那這些瑣事你來解決就是了,若是能解決算你厲害,要是沒有解決,出了問題你擔著。

任誰都聽出了蕭蓉話裏的意思,不禁心想,太後這是要當眾讓陛下難堪啊。

寧鐵臉色沉下來,語氣不善道:“母後不是一直想要代替朕管理朝政,怎麼真到了這個時候就不願意了,難不成是您也沒有其他法子?”

“既然這樣,滿朝文武都給不出一個答案,那朕就依照沈舟的意見,開通大梁和其他國家的經商之路,就交給沈舟管,你們意下如何?”

說完寧鐵默默地掃視著眾人,他們誰也說不出一句話,紛紛議論。

“陛下怎麼能這樣呢,實在是不符合常理。”

“是啊,如此草率地交給一個太監,萬一要是出事了,大梁豈不是背黑鍋了。”

“……”

寧鐵才不管他們如何討論,直視著沈舟,凝聲道:“你可願意?”

沈舟驀地一怔,隻覺得後背升起一陣寒意,恭敬應下道:“咱家遵旨。”

“就很好,那就這麼決定了,眾愛卿還有什麼事要稟奏,若是沒有就退朝。”

其實寧鐵根本就沒有給他們機會,直接起身衝著沈舟使了個眼色,後者也跟在他身後離開了。

等他們走後,大臣們麵色不悅,跟上官青雲訴苦。

“丞相,您剛才怎麼也不說一句話啊,陛下這麼做不是壞了事,您身為朝中的大臣理應出言拒絕的啊,您不說,我們更是不敢了。”

上官青雲冷哼了聲,不屑譏諷道:“你們以為本相就沒有打算?朝中的所有大事都要過問太後才是,沒有太後的命令就算是陛下也做不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