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醫館和學院(1 / 2)

晚宴之上,呂蒙看著劉備遞給他的軍隊花名冊,現在勢頭很好,新兵招募和訓練開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呂蒙還是想把自己的一些建議提出來:“主公,現在主公占據關中和漢中兩地,武將已然不缺,但是文官似乎不夠啊!”

劉備聽了呂蒙的話,原本有些興奮的表情也是一黯:“這倒是,前番憲和雖然帶了一批文官前去陝北,但是治理地方還是人手不夠,很多縣現在還隻有一個縣令。”

呂蒙在徐州時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現在也算初步有了些眉目。當下諫道:“其實,末將倒有一個辦法,似乎可以解一時之急。”

“子明有何妙計?”

劉備一聽頓時來了勁頭,飯也不吃的連忙問道。

“其實說來也簡單,就是咱們自己培養人才。”

呂蒙老實答道,然後就詳細闡述自己的設想:“主公,其實咱們所缺乏的,乃是基層的小官小吏。正如當年若是沒有二位將軍還有憲和先生,主公自己一個人當平原令,隻怕也是難以應付。”

“確實如此!”

劉備,張飛,關羽三人都是點頭同意。

“這就行了,雖然沒有基層官吏,但是我想現在做個亭長,或者是縣衙的書吏,也沒什麼特別重要的政事需要去處理。哪怕是一個普通的賦閑在家的寒門,白身學子,能夠有人教授他如何處理這些基本的政務,我相信最多半年,他至少能學會如何勝任一個書吏。”

呂蒙把自己的推論說了出來。

“話雖如此,但是到哪裏去找這些個學子,又有誰去教他們處理政務呢?”

劉備疑惑道,一旁的關羽也是點頭讚同,儼然聽得也很認真。

“所以我有個設想,主公可以以皇叔的身份下令設立一座學院,每年專門選拔招收這些沒官做的讀書人,平日裏供給他們衣食住行,然後不教他們詩詞歌賦,卻教他們如何為官。學個數月,再實習個數月,最後每年考試選拔其中佼佼者,去往各地擔任基層官吏。既可解燃眉之急,又可使人盡其才。至於教授之人,可以請退休賦閑在家,熟悉政務並且才德兼備的老官吏們擔任。”

呂蒙洋洋灑灑提出自己的設想。

呂蒙這想法,在劉備看來或許有些新穎,實際上也就是把後世的培訓班和實習乃至選拔考試這些東西折中雜糅在一起,綜合所得的一種人才選拔製度。

據呂蒙所知,陳群現在還沒有將九品中正製這種人才選拔製度琢磨出來,現在主要還是舉薦,舉孝廉這種類似的單一手段。

所以呂蒙提出的選拔製度,就給苦讀卻無出路的寒門,白身學子們更多的機會了。至於會不會引起世家大族的反對,呂蒙感覺應該還沒到那一步,畢竟劉備帳下無什麼世家。

這種方法隻是選拔基層官吏,一般來說除非是嗅覺特別敏銳的人,否則應該看不出來這其中的玄機的。

“此法應當可行。”

劉備思考了一下感覺沒什麼問題,然後又命人去找來身為文官的法正,魯肅,荀攸和陳群等人,和他們商討一下。

幾人仔細琢磨了一下,也覺得沒什麼不可以,於是這事就這麼定了。當然,具體如何安排課程,找誰來當老師,那還需要進一步斟酌,呂蒙提出的也隻是設想而已,讓他實行你不如把他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