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看著為戰事爭吵的許攸和沮授,頗感頭疼,優柔寡斷的性格,在這一刻顯露無遺,仍舊像曆史上那樣各聽一半,不退軍,也不主動進攻,隨後以身體不適讓他們退下。
“公則,還有事嗎?”
袁紹回過神來,見郭圖並未離去,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後問道。
“主公,我們何不效仿劉備引大漠異族入主中原幫助主公……”
“啪!”
一記響亮的耳光響徹整個軍帳,郭圖還未明白為何,抬頭就看見袁紹那噬人的目光,隻聽袁紹冷然的說道:“引那一群狼子野心之輩進中原,你怕是覺得天下還不夠亂,百姓過的還不夠苦。”
“我和曹操打,和劉備打,是我們自家人的事,豈容異族人插手,就算明日我兵敗官渡,死在官渡我也絕不會引異族進中原。”
“公孫瓚能自焚易京也不願意讓駐守邊疆的人馬回來,我袁紹照樣可以,我想他劉備也不過是讓那些人狗咬狗罷了。”
袁紹他在賭一直自詡仁義的劉備斷然不會為了爭奪天下而引異族入關,最後袁紹怒瞪著郭圖說道:“今日暫且饒你一命,他日若敢再提,定斬不饒。”
郭圖萬萬沒想到,一向喜歡聽他拍馬屁的袁紹會為此事而大發雷霆。
其實東漢末年,除了李榷郭汜二賊之外,大多對匈奴,烏桓這些人持敵對狀態,無論中原如何亂,他們總能讓那些異族人止步關前,其中包括了那個殺人不眨眼的董卓,在位期間也曾派呂布等諸多大將去征討過烏桓,匈奴。
後來到了東晉時期,因為陝北地區一直被匈奴左賢王劉豹占據,中原失了屏障,方才會出現五胡入侵。
更大的原因是司馬家得國不正,基本是靠士族支撐,後來司馬衷繼位後發生了八王之亂,但更多的人是歎息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的人才,隻要有三四個出生五胡亂華時期,也就不會出現漢人的至暗時刻。
漫天飛舞的大雪籠蓋天地四野,一斥候顛顛撞撞的跑到呂蒙身前稟報道:“將軍,還有不足百裏便到柳城了。”
呂蒙帶領大軍輕裝急行,十五天時間趕至柳城附近,他掃了一眼鼻子凍的通紅的士兵說道:“烏桓恃其邊遠,肯定不會做準備,我們應該出其不意,這樣即使孤軍深入也一定能擊敗他們。”
“傳我軍令,命趙雲率白馬義從先行出發,張飛,魏延率並州狼騎隨後,我與甘寧率大軍殿後。”
呂蒙的軍令迅速傳遍各個角落,趙雲得令後帶著白馬義從先行趕至白狼山附近與烏桓人碰到了一起,蹋頓單於、遼西單於樓班、右北平單於能臣抵之倉皇集結“數萬騎兵”迎敵。
這是場遭遇戰,其實也是場決戰。如果呂蒙戰敗,那麼全部劉軍勢必全軍覆沒於遼西,因為他們沒有退路。如果烏桓戰敗,那麼他們的柳城勢必失守。
烏桓的優勢是以逸待勞,兵馬盛眾,但他們麵對劉軍的到來讓他們防不勝防,而且和其他遊牧民族一樣,他們單兵能力強,但整體作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