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眼疾手快地給此刻猙獰的劉豬豬一個大特寫,留作紀念。
林書也覺得差不多了,第一次還是別說得太多,大家都沒有經驗,下次就知道身邊備著太醫了,她都不敢放點太猛的史料。
【漢武帝時期加強集權,獨尊儒術,幣製改革,打通西域,興利開邊。】
好不容易等到屬於自己的主場,還等著天幕繼續誇誇的劉徹,就聽到這麼簡單的介紹,本來扭曲還沒緩過來的臉色越發抽搐。
他不可置信,“就這?天幕你也太偏心了!”
顯然,接連的打擊之下,年輕的劉徹已經被氣得失去了理智,直接質問天幕。
衛青聽到連忙勸道,“陛下,天幕必定有自己的考究,您先別著急。”
別人可能還沒講完呢。
林書沒計較,她這不是不知道該如何總結嘛,漢武帝政治、經濟上的舉措同樣不容忽視,隻不過他在位時雙子將星的光芒太過耀眼。
而加強集權以及幣製改革屬實太過繁瑣。
【先說說獨尊儒術吧,漢武帝開始定調了封建社會儒家的政治地位,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此百家開放的局麵不複再來。】
這話一出,隻要是東漢以前的朝代基本上都是一寂,轉而不可置信地看向儒家的人。
秦朝時期的儒生博士更是麵露激動,恨不得穿越到漢武帝時期在這位有眼光的帝王手下做事。
始皇帝冷眼看著他們,嘴邊一抹譏笑,雖然剛開始被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震驚到,可作為一個帝王,他更加明白現在儒家學說作為帝王武器的限製性。
要能叫一個被評為千古一帝的帝王任用的學說,一定是對朝堂有利。
那麼答案已經很明顯,儒家改變了他們的學說內核,或者說,做出了一定的,符合帝王期望的修改。
他壓下嘴角的譏諷,倒是豁得出去。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啊,儒家就在修改他們內核的路上一去不複返了,簡單來說,他們的學說必須維護統治。對應當時的社會環境,確實起到了維護統治的作用,隻不過隨著後人的修修改改,各種在儒學上延展,早就不再是孔夫子當初的儒學了,也不知道,這是否符合儒家的期望?】
剛剛還激動的儒生博士一愣,被喜悅衝昏的腦袋又被泰山頂上的風一吹,總算是回歸到現實。
天幕,是在鄙夷他們儒家嗎?
林書倒是沒有鄙夷儒家,隻不過瞧著這儒家一路的修改,把之後的程朱理學、陸王心學還有明清時儒學理念給孔夫、荀子他們看,怕是都認不出這是他們寫的玩意。
後世借著孔夫子旗號的儒生倒是臉一紅,被天幕這麼堂而皇之的說出來,有點羞恥心的還是會不好意思,當然也存在一些過度自信又沒有自知的人。
【不過需要解釋一下,漢武帝和董仲舒提出的政策並沒有後世那麼誇張,而且奠定了外儒內法的霸王道糅雜,法家沒有活躍在朝堂在之上,但國家的內核還是依靠法,不過多了一層包裝。】
李斯難看的臉色這才好了一些,天知道剛剛聽到罷黜百家的言論,他腦袋裏第一反應是摁死儒家。
倒是始皇帝喃喃道:“內儒外法,霸道王道糅雜?”
秦朝現在朝堂的主流自然是法家,已經延續了很多代的法家思想,可時代變了。
始皇帝沉思,天下都是他的,所以:
沒有不能用的學說,沒有不能給他幹活的人。
知道他得出這麼個結論,林書都被嗆到,眼疾手快地關了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