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哪裏來的人胡說八道啊?我們陛下怎麼可能不準寡婦再嫁啊。”

沒被點到名的曹操對於貞潔牌坊更是嗤之以鼻,“迂腐,當然是成過婚的女人更加有韻味。”

忽略掉曹老板女色上的道德感,不得不說他的審美應該是最正常的,就愛風韻的婦人,十四五歲在他眼裏真就是黃毛丫頭。

【當然,始皇大大不用太傷心,受害者聯盟怎麼可能隻有你一人呢?當然是大家要整整齊齊的啊。】

畢竟,光是一個人如何能說明呢,而且還是被儒生批判得體無完膚的始皇帝,說服力不夠啊,加碼,加碼,必須加碼。

【貞節牌坊這方麵最大的倒黴蛋可能就是程朱理學了,當然它確實有許多的糟粕,但是根據南宋那麼個環境提出來的,也確實有被誤解的地方。】

【比如說‘餓死事小,失節是大’這八個字,本來要求的是有操守的讀書人,後來直接被摁到女子身上。

這種扭曲的解讀,就跟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刑不上大夫,本意是指的士大夫若是犯罪應當自裁,但後麵直接變成字麵意思,士大夫犯罪不該用刑,更不用死,成為官官相護、所謂士人的尊嚴。】

幾位宋朝耳熟能詳的名人跨越時間,跨越了空間,統一塞了顆救心丸,都是聰明人,已經能預料到他們的名聲會有多響亮,被批判的又會有多徹底。

林書私人而言確實不喜歡這些人,但實話實說,他們眼裏沒有女子,看不起女子,有些話針對的也是所謂高人一等的士大夫。

有些話確實是被曲解了,正如明武宗的豹房被理解成養豹子的地方一般。

【其中朱熹算是最大的背鍋者了。】

程朱理學她不喜歡,但該說的話林書還是會說。

說朱熹是“罪魁禍首”可能有點冤枉他了。

【朱熹曾經說過,“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從這可見,朱熹並不反對正當的人性需求,而是反對沒有節製的欲望,當然,光是這句話裏麵還有滿滿的糟粕,是從男人的角度來表述的。

【朱熹本人也不反對女性改嫁,他曾說過:“夫死而嫁,固為失節,然亦有不得已者,聖人不能禁也。”

意思是,能守節固然好,實在受不住,聖人也禁不了啊。

可惜,朱老父子擋不住後世扯著他當大旗,程朱理學扭曲成壓迫女性最大的工具,也成為禁錮讀書人思維德一道枷鎖,鍋他不背都不行了。】

朱熹愣愣地看著天幕,手上還抓著他要著的書。

他的成果,在後人眼裏,如此一無是處嗎?

禁錮讀書人的思想,這口鍋扣下來,已經叫他動搖了。

林書檢測到他的想法,嗤笑,這可不是鍋了。

而且,她前麵說那麼多女子貞節牌坊他是都沒聽進去,聽到對讀書人的影響倒是動搖反思了。

可笑至極!

。您提供大神一隻悄悄勤快的小拖遝的開局給秦始皇直播兵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