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泰山:都是好孩子啊(1 / 2)

半個月的時間,眾人都在為天幕上次說的內容忙活。

對於天幕,百姓倒是期待的很,他們沒有所謂的政治考量,聽天幕說的大白話,覺得很有趣,沒想到那些和他們很遙遠的皇帝官員,居然也有那麼多八卦。

而皇帝和官員則是無奈,他們考慮的東西更多,天幕帶來的不可控太多,可惜又無法阻止天幕,隻能聽之任之。

如期而至,看到天幕巳時準時出現,一個個都做好了準備。

記錄的言官:胳膊休息了半個月,又來活兒了。

【各位老祖宗上午好,大家吃了沒?】

【之前我們說了今天的主題是—兩大自然景觀身價一落千丈,我們就先來說說大家熟悉的泰山吧。】

剛剛從泰山封禪回來的始皇帝狐疑,泰山為什麼還能身價降低?

難道在後世被移平了嗎?

【古人雲:“築土為壇,報天之功。”

皇帝一般又叫做天子,封禪,其實就是人間帝王做出功績之後,對天地父母的報答,順帶給父母說說做出了什麼成績。

泰山頂上祭天,叫封;泰山腳下祭地,叫禪。】

“這就跟咱們兒孫有出息了得去老祖宗墳前說一樣。”

“確實,要是咱們族裏出了位舉人老爺,那可是得祭祖的。”

“別說舉人老爺咯,就是考中了秀才,怕是要敲鑼打鼓地通知老祖宗。陛下原來和我們也一樣啊。”

林書說的淺顯,很方便百姓理解。

【封禪啊,可不是簡簡單單每個人都行的,就像是咱們祠堂祭祖,能代表子孫的可是少之又少,從始皇帝開始啊,我們大一統的皇帝,也就隻有六位去過而已。】

剛從泰山回來的始皇帝眉心一跳,那種熟悉的不安感又來了。

所謂泰山身價,該不會和封禪有關吧?

可封禪不是好事嗎?

其他封禪過的皇帝同樣有種要被被刺的感覺,隻有宋朝的皇帝坐立難安,他們又要丟臉丟到各朝各代去了。

趙匡胤和趙光義還不明所以,上次的事情表麵上緩和過來,但誰都知道,若是天幕再多透露一點,那注定是腥風血雨。

他們宋朝已經被釘在恥辱柱上了。

【第一位則是我們熟悉的始皇大大,之前盤點過他的功績了,我們再說一遍。】

劉邦和劉徹同時無語,兩人跨越時空在此刻心有靈犀:你就是偏心始皇帝。

林書搖頭晃腦:就誇就誇就誇。

輪到誰就誇誰。

【始皇二十八年,我們始皇大大啊,到了泰山頂上開始祭天。

“天道爸爸啊,我結束了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混亂,滅六國統一天下,感覺自己幹得還不錯啊,但還是要謝謝天道爸爸,祈求您能讓大秦萬世長存。”

泰山一看,哎呦,孩子這可真是太爭氣了。

換做是普通百姓,那就是咱們世代務農,突然冒出來個考了狀元當大官,還被皇帝嘉獎牌匾,那心情,可美滋滋啦。】

百姓順著天幕的話一想,雖然有的不知道狀元是什麼,可光是聽著都氣派,想想嘴角都有些合不攏啊。

那確實美滋滋啊。

始皇帝聽著天幕雀躍的聲音,她誇獎他,始皇帝沒覺得多了不起,隻是她這話說的,真是太大白話了。

而且,什麼叫做天道爸爸啊?

【第二位就是我經常調侃的漢武帝劉徹。

“天道爸爸啊,我上位以後頒行推恩令,首創了漢朝的教育係統,我家仲卿和去病啊,還把匈奴打得嘎嘎亂叫,收複了河西之地,打通了絲綢之路。我覺得我做的還算是不錯,來和您說說啊。”

泰山好多年沒看到人來封禪,一聽這子孫說的話,笑眯眯的,幹得很好啊,孩子。】

劉徹好不容易從天幕嘴裏聽到這麼好的話,嘴角都要飛出天際去了。

【不過呢,漢武帝之後又去了五次,也不知道是為了啥,泰山去多了還是有點費錢的,也不知道當時漢朝的錢袋子心裏怎麼想的啊。】

劉徹嘴角垮下來,就知道逃不過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