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1 / 2)

【敗家子的等級也和自身的身家有關,若隻是出身百姓,那麼敗的便是那幾畝良田;若出身富戶,那便是自家家財;若出身名門,敗的便是家中幾代積攢。

可敗家的人若是換成皇帝,敗的苦果,卻是需要全天下的百姓去承擔。】

秦朝的黔首還未從秦國滅亡的悲寂中走出,無聲的含著淚水和期盼看向天幕。

【曆史中確實出現過許多次的盛世,百姓的生活也不過是好過那麼一點,雖然用後世的眼光去看當年不合理,可嚴格來說,百姓從頭到尾還真沒過過什麼好日子。

王朝興盛,得修建大型工程服勞役,得當兵保家衛國、擴張疆域;王朝衰敗更是戰火連天,可能一睡著就再也醒不過來。

秦朝統一天下合並七國,加上一些小國人口大約在三千萬左右,可秦末戰爭一爆發,加上饑荒以及隱戶,西漢初的人口銳減至一千八百萬左右。

以至於漢朝初期的國策便是休養生息,經過幾十年的恢複,留給了漢武帝一個可以造的家底。

雖然後世對衛青霍去病很是推崇,可在他們當代的評價並不高,窮兵黷武,百姓自然不會喜歡。

他們隻知道,打仗要死很多人。】

不少人都皺眉聽著天幕的話,他們無法說百姓沒有長遠的目光,他們如何有?

他們隻不過是想著能有幾畝田安安生生過日子罷了,管你名揚千古,還是功在千秋,他們隻能感受到自己糟的罪。

就是向來倨傲銳氣的霍去病也無話可說,他會打仗,喜歡戰場馳騁,可百姓不喜歡也正常,贏了不代表不死人。

光是看桑弘羊大人對他們舅甥二人的態度便可知曉,打仗有多費錢,多費人。

張良沒有像其他六國之人因為始皇帝在後世的名聲而動搖,同樣也不會因為看到秦朝的滅亡而竊喜。

可此刻,最為冰冷和直觀的數字擺在他眼前,他無法視而不見。

他抗秦是因為暴秦嗎?

或許有一部分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複韓。

他還不是後來跟隨劉邦的子房。

始皇帝聽到人口的銳減周身的氣勢轉變,不再是看到秦滅的悲憤。

【算起來,好像百姓日子過得好一點的還真就是剛剛開國的那會兒。窮是窮啊,可新帝登基,官府不會過多的發動戰爭,賦稅也不會收取太多,百姓就覺得活著有盼頭啊。

自己努力一把,兒子再努力一把攢點錢,能吃飽穿暖,逢年過節的再吃點肉那真是神仙老爺過的日子啦。】

富戶名門還沒感覺,可皇帝聽著卻很不是滋味。

朱元璋這種百姓中來的皇帝更是歎氣,“是啊,百姓要的就這麼簡單,你們一個個還不知足,還要貪,果然”

眼瞧著他又要整治貪汙,朱標趕忙先穩住。

明朝後期黨政貪汙嚴重,可朱元璋這會兒,真的是被殺怕啦。

他也不和大臣來虛的,直接殺。

臣子一個個苦著臉,這日子還叫不叫人過?

您知不知道您發的那點銀子真養不活家啊?

還幾十年都不加薪,誰幹得下去啊?

當然,這也就是在肚子裏吐槽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