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元帝上位後,法家的思想很明顯開始退出舞台,地方豪強的勢力迅速擴張,從陵邑製度就能看出。
陵邑製度指的是將全國的富商、豪強、上層階級搬遷到陵園附近,漢元帝廢除此舉表麵確實不用勞民傷財,但也代表默許這些豪強在地方發展勢力。
自此開始,到東漢滅亡,都沒有逃脫過地方豪強的影響。】
劉徹不懂他這個重孫子在想什麼,你要體現愛民如子就這麼個體現法?
一代代皇帝做的基本上都是收攏權力,往中央集權,他如此將手裏的權力散出去,是嫌自己皇位做得太安穩嗎?
【漢元帝不單單埋下了地方豪強的種子,同時,從他開始啟用宦官,埋下來宦官專權的隱患,隻能說,老祖宗坑人坑起來是半點不手軟。】
東漢那會兒的十常侍之亂可真是叫人大開眼界,皇帝壓根沒有話語權,外戚、宦官那是鬥得不可開交。
劉徹已經聽得麻木了,又是地方豪強,又是宦官,你就不能自己把權力抓在手裏嗎?
難道真以為靠著天子的仁義威服四海嗎?
都是皇帝中的佼佼者,基本能預料到皇權旁落的下場。
若是不能出個經天緯地的君王,哪怕是守成之君也沒法挽回。
誰會樂意把到嘴的肥肉吐出來呢?
始皇帝可能是看到倒黴的不隻有自己,詭異的居然得到了一絲安慰。
原來哪怕是有他大秦趙高這麼個前車之鑒,後世照樣重蹈覆轍。
果然,不單單他家出蠢貨。
【漢元帝皇後王政君出身王氏,王氏外戚集團逐漸勢大,為王莽篡漢打下了基礎。】
漢朝的皇帝聽得麻木了,這是個什麼‘集大成者’啊!
迂腐的儒臣、專權的宦官、勢大的外戚,可真真是五毒俱全。
【當然,漢元帝身上的軟弱和他成長的環境有關,事出有因,但誰叫他做上了皇帝的位子,鍋隻能穩穩的背好。
漢元帝雖無治國理政的才能,可其他方麵還是很不錯。
“鼓琴瑟,吹洞簫,自度曲,被歌聲”
樣樣精通,就是對朝政毫無幫助。
該說不說,好多個沒有理政能力的皇帝文學藝術素養還挺不錯,漢元帝如此,南唐後主李煜如此,宋徽宗亦如此。】
被點名的皇帝外加他們的祖宗可半分不開心,皇帝光是有這玩意有個屁用啊!
先把本職工作做好啊。
趙匡胤更是腦袋還紮著針,聽到不曉得哪個輩分的子孫‘光榮上榜’,立刻罵道:“光憑借著所謂的技藝頂個毛用,是死的的時候可以多陪葬點樂器書法嗎?”
果然,嘴毒還是老祖宗毒。
【漢元帝就如此稀裏糊塗的過完他在皇帝位置上的十六年,繼位是他兒子劉驁,也是後麵的漢成帝。】
劉徹剛想說趕緊換人,又想起來天幕說的連續四個大聰明,一下子卡在喉嚨,上不來下不去。
還是衛青眼尖迅速上前拍了後背。
“仲卿啊”
衛青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安慰陛下,“陛下,節哀吧-”
。您提供大神一隻悄悄勤快的小拖遝的開局給秦始皇直播兵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