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聽到楊國忠的升遷很多人都已經十分羨慕了,那麼,另外一個人的崛起,就叫人懷疑唐玄宗是不是真的被奪舍。】
李世民詫異,還有比楊國忠升遷快的嗎?
而且,奪舍又是什麼?
【安祿山,父親是康國人,母親是突厥人,繼父是安國人,年輕時和史思明因為通曉九蕃語,被稱為蕃市牙郎。】
確實本身有本事,換做今天,那就是通曉好多門小語種,可不為未來的就業打下基礎嘛。
“安史之亂”
李世民輕輕的呢喃,安祿山,史思明,怕就是主角了。
居然是李隆基一手提拔起來的。
【安祿山早期為‘捉生將’,出必有功,幾次提升,以軍功自衙前討擊使,累遷至平盧兵馬使。
開元二十九年,安祿山被任命為幽州節度副使兼盧平軍使,押兩蕃、渤海、黑水四府經略使。
天寶元年,被任命為平盧節度使。
天寶三年,又任命安祿山為範陽節度使兼平盧節度使。
天寶十年,安祿山又兼河東節度使。
算起來,這會兒三鎮的兵力合在一起,差不多有十八萬多。】
“李隆基他瘋了不成?”
這是所有人心裏共同的想法,平日裏不是邊關,誰家將領,還是異族將領手裏握著這麼多的兵權?
哪怕是皇子也不可能啊。
不,皇子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多兵權,你李隆基殺兒子的時候爽利的不行,給安祿山兵權也是爽利啊!
這他娘的都不是你兒子,是你老子了。
李世民更是氣得捂住胸口,異族將領手裏如此多的兵力,李隆基這個腦袋被狗吃了的還在那和他貴妃享樂,是個人都明白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是不是覺得現在就很…不可理喻呢?
還有的說呢。
天寶十三載,安祿山兼任河北、河東采訪處置使,領閑廄、隴右群牧等使,兼郡牧總監。
同時,從秀容到雁門,盧龍到柳城,這一大片地區的軍事、民政、財政等大權,全部歸安祿山掌控。
哦對了,還有國家的馬匹,也由安祿山調度。】
瞧著天幕展開的地圖,看著一大片一大片的大唐的土地被標上安祿山的勢力範疇,所有人心裏都麻木了。
說實話,難怪天幕說楊國忠都不算什麼。
說實話,就這些勢力,想不反都很難。
有人有馬有錢,具備一切造反的條件,中央還特別放權,具備一切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啊。
劉徹都無語了,他雖然信任仲卿和去病,但要是把財政、軍政大權全部給他們,出於皇帝對權力不容他人沾染的本能,那是全然不可能。
就是他兒子老子加一塊也不行。
說真的,他都佩服唐玄宗的心胸,他就不慌嗎?
安祿山憑什麼就得對他忠心耿耿啊?
雖然天幕一再的說別相信巫蠱,可此刻,他還是忍不住往這方麵想。
不然完全無法解釋。
至於李世民,已經氣得沒有力氣發脾氣,要是李隆基在他麵前還能出氣,可不在就隻能憋在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