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看金軍提出來的條件啊。
第一,賠款五百萬金子,五千萬兩銀子,牛馬一萬頭,綢緞一百萬匹;
第二,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
第三,尊稱金帝為伯父,派宰相、親王到金營為人質,護送金軍過黃河。】
隨著條件慢慢的說出來,一群人算是明白為什麼會說是天價。
這他娘的要是換到他們朝代,挖地三尺都挖不出來這麼多錢。
哦,被氣糊塗了,他們不可能有如此懦弱昏庸的時刻,被人欺辱至此。
趙延美也忍不住了,天幕出現的畫麵,那個一直愁眉苦臉的皇帝小人顯然已經意動,“你他娘的是孬種還是蠢貨啊,還伯父?你不如直接改稱他爹算了,姓趙真的委屈你了。”
趙德昭年輕人氣性大,向來謹慎小心的性格都直接坐在地上緩兩口氣,冷哼道:“那也要金人願意啊,他願意叫爹,別人還不願意有這麼個沒出息的兒子。”
他現在恨不得把那狗屁宋欽宗送給金人去,親王?親王哪裏有皇帝來得有麵子啊,可別再頂著趙家皇帝的名頭。
【這麼離譜的條件,偏偏遇上一群離譜的人,宰相李邦彥等人還勸說宋欽宗接受。
當然,人家宋欽宗自己心裏也是這麼個想法,畢竟李綱還在那嘔心瀝血的勸說別答應。
金軍索要的金帛,哪怕是富裕的宋朝也沒法滿足,更何況是現在的京城。
三鎮那就是國家的屏障,割讓給金國加上那被金軍勢如破竹攻破的燕雲,以及被北宋自家挖了很多次後毀掉的黃河,那真是大開門戶。
人質嘛,李綱的意思是宰相可以,親王不可以。
李綱知曉宋欽宗的偏向,自退一步,勸說宋欽宗再派人去講和,將條件談下來,哪怕是談不下來,起碼能拖到勤王的軍隊趕過來啊。
李綱那會兒真是不得不爭辯,又心力交瘁,朝堂上奸臣當道,求和派和他針鋒相對,而宋欽宗的沉默便已經給出來了答案。】
哪怕是向來不喜歡儒家的始皇帝,經過這些時日看到各種形形色色的皇帝、官員,都忍不住對李綱生出幾分同情。
實在是這宋欽宗,或者說是宋朝上上下下都氣人。
李綱不過是一心想要救國,好似他還得和自家同僚甚至是皇帝鬥智鬥勇。
李世民那惜才的心啊,蠢蠢欲動,“這趙家皇帝好不知道珍惜啊!”
這要是生在他大唐,豈不又是一段君臣相宜的佳話?
趙匡胤也覺得對不起人家,實在是自家那真比爛泥都好不到哪裏去。
別人幾乎都把一切扛在身上,稍微少拖點後腿不行嗎?
而且,你真是瞎了還是腦袋被驢踢呢?
人家為什麼願意和談,你就真的一點都察覺不出來嗎?
【不得不說,咱們宋欽宗還真是一個很堅持的人,從他爹叫他當皇帝的那一天起,無論局勢如何改變,無論李綱做了什麼,求和的心思那是從不改變。
這邊安撫李綱說叫他繼續擔任東京的軍事指揮,另一邊直接答應金軍的全部條件。
其它的都還好說,偏偏為質的人選卻是不好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