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意識到,問題出現在了這裏。

可他們誰都不理解,朝廷不支持,嶽飛帶著嶽家軍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完,距離洗刷靖康恥,隻有一步之遙的時候,趙構他有什麼可以作妖的地方?

北邊的百姓更是滿是淚水,期盼能有奇跡發生。

他們真的,想回家!

想回到大宋!

【趙構此人,我向來是讀不懂的,隻要一旦局勢有所緩解或是有利,他便開始動搖,開始想要偏安一隅。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說他是完顏家的人。

秦檜看穿趙構的心思,加之他絕對不可能坐視嶽飛攬下這潑天之功,上書勸說,召回嶽飛。】

宋哲宗已經忍不了了,他冷冷地看向跪在地上的趙佶,“去,叫宮裏去勢幹淨的老太監來。”

旁邊的內侍都驚了,趙佶更是感受到深深的惡意,難以置信地看著他皇兄。

“皇兄,不,官家”

宋哲宗卻是不搭理他,冷冷地看向一旁呆住的內侍,意思很明顯。

內侍反應過來急急忙忙跑出去,不知道為什麼,雖然驚訝,但是心裏居然挺開心。

宋哲宗本身性格就剛烈,對於趙佶更是采取永絕後患的對策。

哪怕是他注定早亡,眼裏閃過一抹狠色,也要斷了趙佶登基的可能性。

至於剩下的那些畜牲,他先替他們決定好,就別出生了。

與其出生後麵對鋪天蓋地的惡意以及罪名,還不如直接從根源斬斷。

林書聽到333轉達的話,都忍不住看了眼宋哲宗,不得不說,是個狠人。

【大概在七月八日左右,趙構頒布了第一道班師詔。】

居然是真的?

匪夷所思!

前麵鋪墊了那麼多,可他們還是不願意相信,趙構居然能對收複失地做出舍棄。

這會兒,哪怕是有天大的仇怨,都能先拋到一邊。

說句難聽的,就算是嶽飛殺了他爹都得先叫他把仗打完再說。

更何況,嶽飛為人臣子方麵並沒有問題。

別說是老趙家的皇帝,就是別人家的皇帝也是被氣得倒仰。

這是什麼品種的皇帝啊?

李斯更是深深體會到天幕之前所言他被陛下慣壞的話,之後便是深深的慶幸。

他運氣其實十分好的。

其他臣子同樣,尤其是武將,可惜嶽元帥碰到這千百年都難得一遇的到王八羔子,得虧他們命還算可以。

【七月十八日,嶽飛收到第一道班師詔,上書爭辯,且沒有停下來自己北伐的腳步。

確切來說,嶽飛在這裏,已經抗過一次旨了。

接下來,等到嶽家軍挺進朱仙鎮,金人隻剩下渡河的選擇時,

第一道金字牌發的班師詔到達,言辭嚴峻,命令大軍班師回朝,嶽飛本人更是得去臨安。

接著,一天之內,第二道,第三道……第十二道金字牌陸陸續續到了嶽飛手裏。

十年之功,就此作廢。

嶽飛,撤軍!】

“畜牲!”

“這他娘的是什麼昏君啊?”

其他人義憤填膺,沒有刺激得昏過去的人基本上統一破口大罵,而大宋,嘩然之後一片寂靜。

他們的官家,居然頒發了十二道金牌?

哈哈哈哈……

多麼可笑的事啊!

不少人捂住臉,可眼淚還是不爭氣的滑落,十年之功,勝利就在咫尺之間,居然有這麼一道荒謬可笑的旨意,不,不是一道。

嶽飛同樣怔然地看著天幕上自己垮掉的背影,心口像是被攥緊一般,十年北伐謀劃,一步之遙被廢,君臣嫌隙……

哪怕是宗澤,都忍不住破防,心緒動搖。

【嶽飛撤軍,失地的百姓阻攔,鄂州的進士阻攔,可他們要攔的哪裏是嶽飛啊。

還不如臨安的百姓和舉子,去衝了宮門。

所有人都不理解嶽飛的撤軍,打心底恨不得他直接反了宋廷。

可是,嶽飛他是忠的極致啊。

況且,嶽家軍本就是孤軍深入,軍需不足,我都有理由相信,他隻要一反,趙構完全能做得出來和金人前後夾擊,先把嶽家軍消滅。

嶽飛還帶著一絲僥幸,覺得是秦檜誤君,隻要他回朝,隻要他說服官家,那麼一切都可以再來。】

可誰都明白,不會有這麼一天的。

秦檜能做的,從來都隻是推波助瀾,若是趙構心中沒有這份心思,如何會被勸動?

【嶽飛班師,所得失地,一朝還休。社稷從此,再無中興。

此次對嶽飛心氣的打擊也極為嚴重,回到臨安以後,他不再慷慨陳詞,一心上書請求解除軍職,卸甲歸田,可趙構啊,他不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