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一個太監衍生出來的事故(1 / 2)

【回歸到正題,在說朱祁鎮之前,還得特別介紹一個太監。

朱元璋在皇帝裏麵絕對是猛人,精力很是旺盛,將宰相製度廢除後,又設立內閣。

內閣的作用呢,簡單來說就是翰林院的大學士先看奏章,然後把建議貼在奏章上,再給皇帝看,減少皇帝的工作量,隻有建議權,沒有決策權。

這個製度的前提是,皇帝勤於內政且精力跟得上,但要是誰都是朱元璋,那大明也不可能走向滅亡,到了朱瞻基這裏,有了一點點變化。

他想了個折中的法子,讓司禮監的太監來看披紅,由太監牽製內閣,太監由皇帝掌控。

但顯然,這也考慮皇帝的掌控力,等到了他兒子朱祁鎮那裏,就出了大問題。】

朱元璋現在是看誰都不順眼,他費勁巴拉的把權力收攏,這些子孫是怎麼回事,當皇帝的苦都吃不得?

林書:那還真的是,不是誰都和你一樣是個工作狂。

平衡向來都是帝王的基本素養,但顯然,朱祁鎮他沒有這玩意,或者說是主觀偏向明顯。

當皇帝確實不是個簡單的事,本來的內閣還有司禮監全都在後期變了味,明朝的太監和黨爭,都是十分出名的。

朱棣對他的好聖孫還是喜歡的,但顯然曾孫子不行啊。

不過好事是,他老朱家還有選擇的餘地。

【朱瞻基還有過一個政策,地方學官可以申請到京城當官,但有一個前提,淨身入宮。】

哦豁,不少男人都有種下體一涼的難言。

這是什麼魔鬼的操作?

這皇帝,是個狠人啊。

【別說,還真有那種狠人,也就是對朱祁鎮影響深刻的太監——王振。

值得一提的是,王振當時已經有妻兒,還能如此挨一刀,不難看出他心裏的野心。

王振去到朱祁鎮身邊應該也就是他七八歲左右,而朱祁鎮還有一個點,幼年登基。

朱家幹得好的皇帝倒是不長壽,朱瞻基在朱祁鎮九歲的時候去世了。

看出問題了嗎?

幼主登基,因為留下的大臣可靠,加上太後太後張氏清醒克製,對外戚壓製,所以這個階段大明還處於發展階段,且國力鼎盛。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爹死得早,朱祁鎮都有種把王振當成爹一樣信任,畢竟,對待心腹的信任和對爹還是有區別的。

太皇太後張氏還活著的時候能敲打,所以在前麵幾年還沒有出岔子,可惜好景不長,正統五年到正統十一年,被譽為三楊的楊榮、楊士奇、楊溥以及太皇太後相繼去世,王振可不是起來了。】

朱瞻基眼神微眯,他的兒子嗎?

宦官?

殿內的內侍大氣不敢出,他們又不是聾子,真要收拾,他們這些人首當其衝。

後麵那個王振搞什麼?

你倒是威風了,我們這些人可真是要被你掀起的風拍死在前麵了。

朱棣這邊難得沒有隻往他的大兒子身上使勁,叫人去把好大孫叫過來,顯然是準備擼起袖子一塊收拾了。

朱瞻基半路還遇上了連忙趕過來看熱鬧的叔叔,朱高煦顯然是不知道什麼叫做收斂,幸災樂禍找人仇恨,難怪後麵你大侄子忍不了你把你炙死。

你哪怕是看熱鬧倒是收斂點啊。

朱棣一看到他哪裏還不知道,反正一個是揍,兩個也是揍,順手的事。

太子身體不好,就先揍蠢兒子和好大孫吧。

朱高煦一臉懵,不明白為什麼他要挨揍。

可惜他的叫嚷隻能換來老父親停止對大侄子的暴揍,然後鐵拳全部轉移到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