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她是獨一無二且自由的(1 / 3)

【王貞儀無疑是優秀的,她並不單單隻是在某個方麵有著突出的成就,是難得的全才。

她精通天文學、數學、醫學、地理學,也懂得氣象;

她頗有文才,也懂繪畫,詩詞樸實無華、感情真摯;

她十幾歲時還師從蒙古人學習騎射和武藝。

不單單天賦卓絕,自身的努力同樣足夠叫一大批人自行慚愧。】

畢竟一方麵優秀還能用天賦作為借口,可王貞儀這種隻能啞口無言的張大嘴巴表示自己的驚訝和敬佩。

同時,光是讀書就已經消磨掉所有時間還沒得到回報的人:她是如何有這麼多精力學習如此多的技能?

而且,顯然在學習如此多技能後還有自己的發展,光是拾人牙慧不可能被天幕拿出來說。

畢竟換個性別,王貞儀這種程度,許多出身名門貴族的讀書人就是如此。

本來就為自家孩子操心,暗暗憂慮著自家孩子不成器的一群大人,一瞬間都很想問問王貞儀的家裏人:你們都是怎麼教的孩子?

搞個計劃書出來給我們看看啊?

從古至今,家長們的共同話題從來都沒有改變。

別人家的‘狀元筆記’到哪都是受追捧的。

【王貞儀最大的成就在天文學上,我要詳細介紹的也是這方麵。

第一是日月食。

先來給某些在位期間出現天狗食日、天狗食月的皇帝伸個冤,這玩意並不是因為君主德行有虧而上下警示降罪。

漢朝的張衡對於此其實已經發現了部分,隻是理論並不完善,而且一般人沒法理解。

王貞儀在前人的理論上,進行自己的思考,同時還真正動手進行實驗,難得的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的人。

她用屋頂的橫梁懸掛物件當作太陽,小圓桌當作地球,圓形的鏡子當作鏡子。

她一邊移動這三個物體,一邊觀察三者相對位置形成的現象,就這樣模擬出來日全食、月全食的原理。

就是,多學學人家嘛,在那吵吵半天,儒家用這一套想要給君權加上桎梏,但對於混賬起來的皇帝,該如何還是如何,還平白叫某些倒黴皇帝背了鍋。

雖然這個實驗很粗糙,但確實模擬出來大致的原理。

基於這個簡單的實驗,王貞儀撰寫了《月食解》一文,裏麵對月食發生的時間、食分深淺都進行了解釋,還有配圖。

比起她的前輩張衡,用詞簡單直白,比較容易叫人理解。

申明一下,不是拉踩,張衡先生同樣優秀,隻不過兩者的研究側重不同。】

“……”

之前被拉踩的人:你原來知道自己在拉踩啊?

說實話,當時說我們的時候,為什麼就不能加上這麼一句呢?

你還不如不補這一句,聽著聽著怪氣人。

但更多的是對王貞儀月全食演繹感興趣的人,尤其是手邊有工具的,立馬興衝衝的就開始動手。

當然,也有一些比較高興的皇帝,總算是能撇掉腦袋上一個鍋了。

雖然還有許多,但能甩一個甩一個。

就說嘛,他們都還不解,就宋欽宗那等震撼古今的混賬皇帝,怎麼著就不在他在位期間弄出點事呢?

他們雖說自知比不上秦皇漢武,但也不至於背負如此罪過吧。

當然,也有拿著天人感應想要束縛君王的臣子一時間傻眼了。

天人感應是儒家用上天束縛君權的工具,但也得看皇帝是誰,該不聽的還是不會聽。

【天圓地方還是天方地圓對於大家來說就是妖言,而且覺得沒有任何的用處。

但王貞儀並不會因為前人的想法便被束縛,更不會因為周遭的環境就將自己裹在繭裏。

王貞儀提出屬於她的獨特觀點,正確的理解了宇宙空間中沒有上下、正斜的嚴格區分,人之間的位置都是相對的,跳出既定的範疇用宏觀的視角來解釋,主動是搞研究的苗子啊。】

一群人聽得滿臉嚴肅,尤其是朝廷上的大臣還有頗有名望的大儒。

一個個不說多驕傲,但在讀書上麵都有他們的驕傲。

雖然說死讀書,考科舉限製了思想的發展,但能夠一路考上來,除了那種被人拉扯上來的貨色,其他人一個個也都是千裏挑一,萬裏挑一,有自己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