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是誰在抹黑我老朱家的形象(1 / 3)

【據說啊,是腹脹天賦。

並不是什麼好事,大家不用羨慕。

從出生開始,咱們的老朱啊就好幾天都不怎麼吃奶,大家都以為養不活他偏生活下來。

後來慢慢長大,他居然不能多吃,一多吃就難受,若是放在富貴時,眼前有美食不能吃是一種折磨,但放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如此便是一種難得的天幕。

尤其是居然腦袋還沒受到影響。

哈哈哈……大家別真的我說什麼都信啊,有些都是道聽途說,或者是給他安個不凡的名頭。

咱們老朱出身這方麵是不好做文章了,所以就在某些奇奇怪怪的方麵另辟蹊徑,還不是他自己辟的。】

朱元璋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哪怕是做足心理準備,還沒來得及為了早逝的家人傷感,就聽見天幕那不著調的話。

他什麼時候有這天賦呢?

每頓都能吃好多肉,沒有這種富貴病。

馬皇後倒是輕笑,好在顧忌著丈夫的臉麵沒有笑出聲,隻是她覺著,天幕要說的怕是和重八想聽的,不太一樣。

【朱家的家境是不可能有錢供養讀書人的,咱們的重八啊給地主家的當放牛娃,這個職業那是真沒前途,可哪怕是如此沒前途的職業,咱們重八那也是沒當長久。

重八啊那是年紀小小就開始打短工,不單單是他,老朱家隻要能幹活的一年到頭都沒有閑著,可他們如此勤勉,還是時刻在餓死的紅線沉浮。

百姓不懶惰,可日子難過到這份上,王朝離滅亡也不遠了。

要是這世間最辛苦、最勤勉的一群人連活下去都艱難,那麼世道還憑什麼存在?】

本來被天幕一口一個重八叫的稍微有些不自在的朱元璋聽到這裏,卻是沉默下來。

不單單是他,許多人都是如此。

是啊,如果底層的百姓一年到頭勤勤懇懇,可是連活下去都做不到,那這世道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百姓隻覺得天幕果然還是站在他們這一頭的。

他們要求也不高,不過是能順順當當活下來,逢年過節要是能吃上肉那便是頂好的日子。

【說咱們重八的生活是苦海,那麼在他16歲這年,便跌到了苦海的最深處。

一場百年難遇的天災席卷,朝廷沒有管控治理的能力,旱災後是蝗災,黃災後是瘟疫,如此噩夢般的自然環境,百姓連活下去都是奢望。

朱元璋的爹,大哥,大侄子,母親都相繼離世,一家子兄弟還是先向別人借了塊墳地,用草席一卷,草草的埋葬。

剩下的兄弟散的散,各尋生路。

朱元璋一路到了皇覺寺,成了一個光頭和尚。】

聽到此,百姓的反應更大些,他們覺得有些感同身受。

天災是他們從來都無法抵禦的事情,隻能寄希望朝廷能幫一把他們,聽見朱元璋家人死後的潦草,不免想到自己,恨不得跟著罵幾句賊老天。

而各大帝王臣子則是皺眉思考,這位明太祖的開局條件,難怪天幕說是曆史之最。

隻是,他們想不到,如此境地如何能逆轉,推翻朝廷還建立新朝。

【當和尚的日子也不是隻需要天天撞鍾啊,朱元璋到了皇覺寺啊那是什麼雜活都幹,可還是吃不飽。

更加悲催的是,皇覺寺居然也撐不住,主持召集寺裏的和尚簡單說了幾句,一群和尚正式散夥。

還沒待上兩個月就散夥,朱元璋久開始出去化緣了。

說好聽點是化緣,但和要飯沒啥區別,這也是咱們戲稱明太祖開局一個碗的緣故。

這一要啊,就是三年。】

一群人都以為天幕的說法是誇張,沒想到真是一個碗啊。

乞丐?

哪怕是最為落魄的臣子,也很難找到幾個乞丐出身啊。

倒是長了點肉跟著秦軍快到鹹陽的韓信很同情,他和乞丐也沒什麼兩樣。

不,他比乞丐都不如,畢竟連飯都隻有一個老婆婆看他可憐給點。

少年朱棣那是昨天才挨完揍,現在又開始不安分,圓溜溜的眼珠子那叫一個好奇啊,就差衝到他爹跟前,好好問問之前‘化緣’的往事。

好在他理智尚存,屁股隱隱作痛在提醒著他,要是真摸了老虎屁股,他的屁股也別想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