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鞏固老巢,受害者張某(1 / 2)

【攻下金陵自然不代表沒事可做。

朱元璋第一時間把金陵改為順天府,順應天命,和他的名字一樣很有意思,誅元之璋。

接下來自然是去給老板報告啊,派人到韓林兒那彙報他的戰績,順帶把上麵兩把手的死訊說一說。

當時韓林兒那邊正忙著攻打元朝都城,沒時間在意這些細節,索性任命他為江南行省等處中書省平章政事,那麼一大通名頭其實就是江南地區的宰相。

郭天爵這次連名義上的老大都沒有了,變成朱元璋的副手,過了段時間,韓林兒封朱元璋為吳國公。

三級跳都沒這麼快。

事情過了明路,接下來自然是把金陵打造為他的根據地,朱元璋直接參照朝廷的政府模式設立機構,這也是他草台班子的雛形。】

百姓聽到這隻覺得升官真的好快,更多的是問了問周邊的人:國公是多大的官?

旁邊的人:“…反正就是很大的官,比咱們的縣令大很多。”

【咱們重八啊,是真的不容易,這個吳國公說是江南地區的一把手,但地盤可沒想象的那般大,也不是誰都買韓林兒的賬。

畢竟有眼睛的都看出來,元朝已經是強弩之末,亂世出英雄,誰都有機會登頂,不願意去搏一搏呢?

咱們老朱就夾在天完帝國徐壽輝野心勃勃的部將陳友諒和南方霸主張士誠中間,這兩個名字可不是打醬油。

最開始的格局並不算什麼,因為上麵提到的三個人,才是最後爭霸的主角。

但現在而言,咱們重八在中間那就是瑟瑟發抖啊,好在人家兩位暫時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不過吧,我們老朱也不是什麼安安分分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的人,之前還給部下畫大餅呢。】

【朱元璋想要鞏固應天府的位置,自然要和周圍的鄰居打打招呼,偏生他的示好拍到了馬腿上。

在寫給張士誠的信裏麵,他把張士誠比作西漢末年的隗囂,是個人物,但也是個牆頭草。

更要命的是,張士誠確實有過一段搖擺反複的經曆,這下子可算是戳到肺管子上了。

結盟示好什麼的都是泡沫。

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他們在後邊大肆收攏地盤很順利,究其原因,是因為北係紅巾軍的韓宋帝國,如同一堵壁壘將元軍的進攻都在那無法南下。

所以說後來對於韓林兒的後代會有一個‘正統性’的認知。】

大明宮都沉默了,他們又不是什麼都不知道,當初的事情…咳咳,舟車勞頓,水土不服也是沒辦法的事啊。

剛剛看熱鬧還能開開玩笑,這件事就是誰都不敢去觸黴頭。

朱元璋一張臉無悲無喜,做了便是做了,沒想過能瞞過誰,所以現在被議論是有些惱怒,但還沒有麵對貪官的憤怒。

【朱元璋接連拿下鎮江、廣德兩座城,張士誠派人調查朱元璋的資料,和他都有的一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