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好啦,我們明太祖朱元璋的功績咱們就說到這裏,當老子的說完,就得說說兒子。

咱們一般都說是剛明,當然不是因為老朱家子孫把自己一根繩子吊死在歪脖子樹上,是有一點點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兩代帝王打好的基礎。

朱元璋打下來的江山,忽略掉中間還沒有靖難之役出名的建文帝,朱棣也是繼咱們冠軍侯後封狼居胥的人。

他是君王中的戰將,是戰將中的君王。】

朱元璋:聽到兒子有出息是該高興,但,什麼叫做一根繩子吊死在歪脖子樹上?

同樣被誇的朱棣心情也沒好到哪裏去,本來都準備好迎接誇獎,誇倒是誇了,但現在叫他知道自家後輩死得那麼淒慘做什麼?

朱高熾沉默著縮小存在感,不單單是他,就是還沒恢複的朱高煦和朱瞻基都是如此,因為他們父皇\/爺爺五官已經扭曲起來。

找不到後世不爭氣的子孫,難道還找不到出氣的人嗎?

至於朱高煦,完全是明白自己被牽連的可能性有多大,難得沒有‘聰明’的嚷出來這都是他大哥的後代。

要說聽得最不爽的,可能就是趙匡胤吧,因為天幕一直在拉踩,雖然沒明說,但人家是剛明,他們就是大慫、大送,誰受得了?

林書:等等吧,你家的文學和經濟絕對是吊打的存在,別氣餒,堅持堅持。

不過對於帝王而言,他想聽的肯定不是這些。

【朱棣前期的存在感並不高,主要是朱標真的是太特殊了,上下幾千年,太子特殊到他這份上簡直是獨一份,比那種皇帝獨苗都要特殊。

朱棣還什麼都不懂的年紀,他爹在外麵打仗,他大哥已經是小小少年郎,師從大家。

朱標…可以說那就是白月光啊,不單單是朱元璋給他兒子開了濾鏡,就是下麵的弟弟也是如此,都把人當作是小爹。

所以,在朱標去世前,無論是前朝還是後宮,哪怕是心裏有什麼小心思,都被朱元璋摁下去了。

若是朱標在世,有哪個老朱家的兒子和自家幕僚商量著要謀反,怕是第一時間把人摁在地上,然後哭哭天喊地的說著自家王爺瘋了。

朱標呢,怕是得抱著自家弟弟痛哭這是怎麼呢,說謀反的還得被灌下去一堆稀奇古怪惡心的玩意治療瘋病。

朱標的存在,就是如此特殊。】

大明朝的人都是連連點頭,就是這樣,雖然大哥很好,但他們對於爹對大哥的偏愛那也是隻能酸酸,怕被收拾。

其他人則是意外,難怪天幕說是絕無僅有的存在。

不過,前麵說過和皇帝共用一套班底已經足夠。

皇子,尤其是太子,眼睛裏的羨慕都不帶遮掩。

人家怎麼就那麼穩固呢?

【不過,我們今日的主角不是朱標,而是朱棣。

洪武三年,才十歲的朱棣就和自家其他八個兄弟分封為王,封號是燕王,封地在北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