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了?
眾多皇帝裏麵死因成謎的不在少數,但就這麼不見的還真是難得。
正如天幕所說,朱棣沒必要在這件事上說謊,而且不見了容易誘發某些人打著建文帝的名義反叛。
都到這個地步,朱棣也不需要顧忌建文帝的處置撒這麼個謊。
那真是奇了怪了。
【接下來就是咱們朱棣登基了啊,不過建文帝這個人操作很迷惑,但卻是文臣心裏十分好的皇帝,畢竟好擺布糊弄啊,咱們Judy的名聲啊,簡直是臭得可以。
他對自己手底下得將領還不錯,像是張玉朱能這些大將家族,甚至伴隨著明王朝到滅亡。
拋開對其他將領的懷疑,當時嘴巴最硬的當屬方孝孺啊,他也是達成了一個古往今來唯一的成就。】
雍正聽到這話很想說一句無禮,但想到天幕本身的性格,抿著嘴坐在那。
他自然知曉是什麼事情,但那成就可不是什麼好東西。
朱厚照看著身邊的英國公都沒法忍住,嘎嘎嘎的笑,英國公繃著臉當作沒聽見耳邊變聲期難聽的笑聲。
笑吧笑吧,他現在隻想著能不能聯係到先帝,皇上他是真教不了了。
前人則是好奇,方孝孺不是那個專門出餿主意的嘛,還能達成什麼第一人的成就?
難道是他們眼拙了,或者是方孝孺雖然在兵事、國事上不擅長,可還是點亮了其它技能?
【朱棣的首席軍師姚廣孝對方孝孺比較推崇,主要是他在文人中的位置很高。
“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
朱棣還是願意聽從姚廣孝說的,決定給個機會,親自勸慰並且讓方孝孺起草他登基的詔書。
方孝孺那叫一個直接啊,把‘燕賊篡位’四個字就那麼大咧咧的擺在那,可是戳了朱棣的肺管子。
朱棣也是被打臉打得脾氣上來,惡狠狠得問,“汝安能遽死。即死,獨不顧九族乎?”
顯然是要誅九族了,雖然時不時聽到誅九族誅九族,但這個牽連的人數太多,不是謀反啥的還真沒哪個皇帝這麼幹。
但方孝孺嘴巴那叫一個硬啊,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老婆孩子都死了,還頂了一句,“便十族奈我何!”
十族:我真謝謝你啊。
您骨氣沒問題,那是您的風骨,但能不能稍微把我們先撇開啊?
朱棣幹脆成全他,因為還沒有這個先例,把他的學生單列成一族,方孝孺成為古往今來達成誅十族成就的唯一一人。】
朱元璋都被誅十族這個範疇驚訝到了,雖然他殺的人不少,但是這事還真沒法草草了事,方孝孺嘴巴硬成這樣,還輕輕放下的話,豈不是日後誰死前都得逮著皇帝罵啊。
有人問那些被皇帝處死的大臣為什麼不幹脆趁著臨死前過過嘴癮。
嗯,九族:你真就不把我們放在眼裏。
朱標眼裏顯然是不讚成,而且,這麼一番,他四弟本來就是從他兒子手裏搶走的江山,名聲可真是臭上加臭。
或許他在位的時候還能有所控製,但隻要鬆懈,得被讀書人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