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這樣發展下去,朱標毫無疑問會是大明王朝的接班人。
可是,幾乎沒有任何阻礙的朱標卻是倒在了一場重病上,對於病情的記載並不詳細,隻說朱元璋有遷都的想法,派朱標去洛陽視察,然後一回來就重病,直接撒手人寰。
朱標的死倒是沒有什麼陰謀化的想法,老朱培養了他三十多年,他自己當了太子二十多年,朝廷那麼多重臣都是他的班底,別人想要下手真沒那麼大本事。
起碼他那群弟弟哪怕是有心也無力。】
朱元璋想著遷都的事情,洛陽還是算了,老四選的地方也有點問題,一旦打過來後麵出個沒本事的,直接京城淪陷,士氣傷的太大了。
總而言之,他的寶貝兒子還是別幹這種活了。
至於懷疑死有陰謀?
他和天幕的想法差不多,誰去動手?誰來獲利?
藩王:嚇死我們了,還以為得背鍋。
這個事情真就沾邊都不能沾,爹他真會砍人。
【朱標的死對朱元璋打擊很大,在他感情世界裏,馬皇後和朱標就是情感寄托,現在兩個人都去世了,可以說本來被勸回去關著的殺戮沒人攔得下。
朱元璋給朱標守喪啊,哪怕是過了守喪日期還是不忍將喪服脫下,給朱標定的諡號為‘懿文’,都是極好的字。
再就是一群開國重臣啊,本來好好得輔佐太子,一切都很光明,現在還得自己賠進去。
因為無論是誰上位,皇子還是皇孫,不是朱標,誰都壓不住這群人。
壓不住的臣子什麼結果?自然是老朱將人先送下去咯。
之前朱標的班底是什麼水平,不說全部陪葬,但也七七八八差不多。
假如朱標沒有死,那麼朱元璋可以安心的進行權力交接;
假如朱標沒有死,朱元璋不會因為需要給後代子孫鋪路清掃勳貴集團;
假如朱標沒有死,靖難之役就一定不會發生,大明朝的內耗可以避免,咱們朱棣可以做自己的大將軍,朱標也能容得下弟弟。
可惜,沒有假如。
朱標比起其他人可以說是順遂幸福,雖有曲折磨難,但於親情上得到的卻是旁人無法想象的信任。】
別說是朱元璋這個真正當爹的,就是旁人聽了心中都不舒服。
一個什麼都好的太子就這麼去世了,偏偏沒有陰謀詭計,連報仇宣泄的地方都沒有。
他們也能理解朱元璋晚年的瘋狂,他沒有時間了啊。
被清掃的勳貴集團:喂,你們在那理解什麼啊?合著站著說話不腰疼啊。
他們也想哭啊,他們是沒得跑了。
一個個心裏都估摸著還是得養幾個好大夫,時時刻刻提醒太子可千萬不能有事,你的命可不是一條,還掛著咱們這些人呢。
朱標默歎一口氣,戛然而止的叫他也是心中複雜。
而且,天幕你能不能講講我家兒子啊?也是生病沒的嗎?哪一年啊?
林書:你想的倒是挺沒,養好幾個大夫,少納幾個女人,你兒子自然活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