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邪了門的開國太子—胤礽(2)(1 / 3)

【胤礽的成長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在物質上,都占據著整個皇朝最頂尖的資源,沒有之一。

胤礽本身也很優秀,雖然記載下來的東西多多少少都會有誇張的部分,但胤礽可以說是文武雙全。

精通滿、蒙、漢三種語言,四書五經更是小意思,康熙對西學感興趣所以這些皇子也多少有涉獵,騎射雖說不算是頂尖,但也沒丟了他們老祖宗的風采。

康熙得了瘧疾,還有後麵好幾次親征噶爾丹期間,都是胤礽監理國事。

那會兒的胤礽年紀也沒多大,處理一國的事情卻是井井有條,哪怕中間有所出錯,但也不是什麼影響到國家的大事,還有康熙這個好阿瑪幫著指正。

胤礽當太子的這二十多年裏,康熙對他的維護沒有誰看不到,對於胤礽本身這個接班人也是十分滿意。】

二十多年?看來馬上就要出問題了。

隻能說,他們是會抓重點的。

而且,從康熙立太子的年紀說出來,很多人已經猜到了結果。

二十多歲立的太子,這個皇帝在位時間還不短,說句不好聽的,在古代這種平均壽命極短的年代,哪怕是太子安安穩穩,短命點都活不到接他爹的班。

康熙聽著說過往,再看看身邊的兒子,唯獨少了他付出最多的那個,物是人非。

一群皇子:早習慣了。

【但問題是,胤礽優秀是優秀,可他本身有很大的問題,也是康熙的問題。

從小到大康熙對胤礽的愛是什麼?

是哪怕委屈自己這個皇帝都不會委屈胤礽,是其他兄弟自小就要明白君臣的本分,是胤礽犯了錯責怪到身邊人就是不懲罰太子……

諸如此類在胤礽成長的過程中他會有什麼心理?

他會本能的把他爹的東西當作自己的,對太子和君權分不清楚,對兄弟沒有友愛,對百姓伺候的人沒有體恤。

哪怕是對朝廷的重臣,他父皇身邊的大太監都沒有尊重,這樣的人,一旦康熙對他的支持和愛動搖,加上他本身就在太子之位上,其他人的反撲能夠叫他粉身碎骨。】

百姓有些不能理解,這個當皇帝養崽的方式是不是有點不太對啊?

這樣養出來的兒子脾氣不對啊。

李世民歎了口氣,養兒子真的好難啊,聽別人一下子就知道哪裏出錯,可換到自己身上就搞不明白。

太嚴苛了不行,太寵愛了不行,中間這個度把握不住啊。

朱元璋得意的哼一聲,還是他兒子養的好。

林書沒眼看他的得意,你如果隻要朱標和朱棣放在你兒子好裏麵,那不反對。

可其他幾個兒子可是殘暴奢靡,雖然死得也早。

【胤礽是找不出任何理由的驕橫奢靡,可造成他這一切的人是康熙啊。

胤礽從小到大的飲食、出行、居家的標準甚至是超過了康熙本人,他還喜歡帶著兒子去炫耀,出行的時候官員叩拜完皇帝還得叩拜胤礽;

什麼萬壽節、元旦冬至這些大日子,官員給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就得給太子胤礽行二跪六叩之禮。

這就導致胤礽已經沒了辨別愛他的爹還是至高無上皇帝的能力,更因為他爹是皇帝,所以他要什麼東西都是天經地義的。

跟隨康熙出行的時候,官員如果不懂事沒準備禮物要生氣,大臣或是兄弟和他‘作對’惹惱了更是照動手無誤。

這些康熙知道嗎?

他知道的,他是一個掌控欲極強的人,可剛開始覺得胤礽什麼都好,這些不是大事,哪怕是覺得做得過了,也怕自己插手讓胤礽覺得損了麵子。

這樣的胤礽聽著就不想是能當皇帝的樣子,而且,康熙沒有做到至始至終。】

一群人已經無語了,什麼叫做大臣兄弟隨便抽啊?

真把人當你家的奴才啦?

而且,哪怕是尋常父子之間,父親也得有自己的威信,康熙的威信是有,可也已經模糊了太子和君權之間的天塹。

太子距離皇帝是一步之遙,但這一步多少人終身都無法到達。

這樣絕對是會出大問題的。

況且,這當老子的能給出去寵愛就能隨時收回來,當兒子的絕對隻能一條道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