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然他們的形象豈不是十分惡劣?

還有,居然要到刨墳的地步嗎?

活著的時候處死都不算多嚴重,可要是死了還得被挖出來,哪怕是他們都覺得有點過分啊。

畢竟誰想要自己的身後事如此悲慘呢?

不過,天幕透露出的消息許多人也捕捉到,顯然,明天是個腦力活,也會是個體力活。

沒想到,各朝各代都有如此多想法大膽的人啊,還真的落實。

每個朝代都能看到前朝改革變法的舉措,那些人的下場無論是失敗還是成功,都算不得好。

但既然名聲不錯,顯然是有可取之處,他們自然得好好學習學習。

轉過身,被點名的皇帝瞧了一眼太子,還是先解決家庭矛盾吧。

始皇帝這邊沒有多少大動作,前麵已經說過了,扶蘇既然已經被灌輸了一堆他不喜歡的想法,那就幹脆點,把它們擠出去,順帶培養培養其他的兒女。

那麼多兒女都靠他養著不幹活?

做夢。

一群隻要滿了十五歲的皇子皇女都像是受驚的弱雞崽一樣被拎到始皇帝麵前,始皇帝有些不滿他們的膽小,但沒有指責,隻是直截了當的一個個吩咐下去。

一群小雞崽又激動又害怕,但更多是的高興,真想要當鹹魚的還是在少數,獲得認可和取得成就帶給人的促動還是無可指代的。

最主要的是,也不是誰都有當一輩子鹹魚的資本,他們相信,若是鹹魚得惹惱了他們父王,被丟出去和胡亥修馳道、修長城的可能性比較大。

至於劉盈?

劉邦和呂雉都已經放棄了,他本人似乎也沒有要翻個身的意思,反正有了接班人,先幹活兒吧。

劉秀那邊倒是穩得住,半點沒有被天幕說穿靠兩個女人又翻臉的窘迫。

隻不過,大兒子確實是他最開始期盼著的,死亡說著是沒有疑點,但帝王終究是會想到一些別的陰私上麵去。

他兒子都已經不做太子了,命和富貴還是得保住,不然真是白當一回他兒子了。

李淵…他好像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李建成他,好像也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

現在都不是廢太子的問題,而是主動禪位的問題,說不好父子倆還能走一個流程,免得外麵的朝臣和百姓等不及了。

最主要是的是,他們的好兒子\/好二弟要等不及了。

趙匡胤更是沒有什麼好教育的,一個個軟蛋的都不像是他兒子。

雖然他也明白這裏麵有他遺留下的問題,一個個手裏什麼都沒有拿什麼和叔叔鬥?

但並不妨礙他抽兒子,一個個死的倒是很幹脆啊,說兩句動不動就死,還自殺?

真的是氣死他了。

朱元璋則是立馬把太醫又叫了過來,還有這段時間民間搜集的大夫,好好的給他的太子看病,還有他的皇後。

唯一進步的可能就是沒有動不動出口就是治不好要他們的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