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王韶:我是來進攻的(2 / 2)

【武勝這個地方是大宋和西夏實力此消彼長的關鍵,也是吐蕃和大宋敏感的地域。

看懂的不止王韶一個人,當時就有從武勝遠遠趕過來想要打王韶一個措手不及的木征,可偏偏王韶直接迎了上去。

縱觀王韶的軍旅生涯,居然沒有從來沒有和敵人的主力軍錯過的機會,這已經不是運氣,是王韶性格決定了他不會撤退。

兩軍在武勝附近遭遇,記一下這一次木征派來的人叫做瞎藥,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跟王韶打過架留下了後遺症。

瞎藥壓根沒想到他居然在自己的地盤和王韶碰上了。

史書給出的答案是王韶大勝,瞎藥率軍逃跑。

我覺得有點太輕描淡寫了,叫別人忽視掉了王韶的軍功。

王韶的風險很大,吐蕃熟悉地利,他們騎兵驍勇凶狠,而且當時瞎藥還有個武勝堡的優勢,王韶要將瞎藥打敗,要切斷瞎藥和武勝堡的聯合作戰線,還要把武勝堡攻下來,他自己還是長遠攻襲,疲軍作戰。

可是他做到了,所以,我覺得是需要單獨拿出來誇一誇的,大宋從來都不缺能打的將士。】

宋神宗激動得無法自已,重用,必須得重用,他就知道他的眼光沒錯。

還有,誇,必須得誇,寫宋史的是怎麼回事?

這麼好的宣傳案例,說得浮誇點也不過分啊,那麼寡淡的一句話是幹什麼?

平日裏記載他和介甫的時候倒是會動筆啊。

蘇軾聽了沒有半分隔閡,甚至有要吟詩作詞的衝動啊,還是蘇轍拉了一把,別念出來,不合適,不合適。

蘇轍冷眼看著,有許多聽到大宋好不容易勝了,沒有多少喜悅,更多的是遺憾。

他心裏突然如墜冰窖,他明白他們在擔憂什麼,擔憂王韶給王安石反哺的支持。

可正是因為如此才心寒。

【大捷後王韶沒有再乘勝追擊,而是開始給朝廷寫奏折了。

報功是必要的,但也是次要的,更加重要的是,王韶要把某些人的臉抽腫。

奏章裏麵麵最重要的內容是:這次打仗我們沒要國庫裏麵的一文錢,都是開荒經商俺們自己賺的。

當然,這裏麵有個偷換概念,畢竟宋神宗和王安石都補貼完了,更是給他大開政策之門,但明麵上就是如此啊。

王韶這句話在宋朝十分挑釁,太宗時期的曹彬自掏腰包給將士補貼被貶官,仁宗時期,打過很多勝仗的張亢、滕宗諒因為賬麵的一點點不清晰也丟官降職。

有這麼多的前車之鑒在,王韶為什麼還要陰陽怪氣呢?

因為三年前王韶上奏邊關城,開荒萬畝荒地,農商兩手抓把經濟搞起來,但被人厥了回來。

而是市易法那也是王安石在京城給他得罪了無數人搞出來的,王韶還是天真啊,以為賺錢了打仗了就是硬道理,在政客眼裏,什麼小事都能利用。】

一群人僵在那裏,天爺呦,這又是他們誰的黑曆史啊?

其他人則是被氣笑了,王韶是天真,但就衝他打仗的決心和本事,他們是有天然的好感的。

但聽天幕這口氣,顯然是要對剛剛打贏了的王韶動手。

毀滅算了,沒救了。

宋神宗冷著臉,他就在這聽,看看是哪位優秀的政客要開始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