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唐坰:我要創死所有人(1 / 3)

【】【不過,不要因為章惇遇到誰撞誰就把他看作一頭莽牛。】

眾人:他們沒有這麼看過,隻有你自己如此看。

還在三司工作的章惇繼續冷著臉,向著他的上司無限靠近。

【對於章惇的這次進攻,朝廷裏基本上沒有人支持他,但章惇有他獨特的眼光,拋開夷人內部仍然混亂是個好時機之外,章惇還抱著一個念頭:

雖然那兩個東西不是好東西,但夷人不能私自殺害大宋的官員,哪怕是把人綁了送到他這裏,讓他一刀砍了都行。

戰局一鋪開,整個靜湖路都是大地震,章惇三路出擊取得初步戰果,夷人紛紛逃竄。

但其他人還是不看好,覺得隻是暫時性的勝利,因為治理夷人不是大宋殘留的問題,是無論哪個朝代都固有的矛盾。

等到大軍一走,夷人回來,接下來又是這般。

然後,就有人開始上書請求調換章惇換人去磨,他們比起暴脾氣的章惇更加能磨功夫。

因為這件事,王安石和宋神宗爆發了信任危機,倒不是因為這件事為誘因,不過,這一次不是宋神宗的問題了。】

畢竟,宋神宗和王安石這對君臣都有大問題。

宋神宗悄悄鬆口氣,好不容易終於不是他的搖擺不定出問題,難道是介甫脾氣還能更壞一點?

現在的他已經知曉王安石有多拗,吵起架來壓根不管他是不是皇帝。

更氣人的是,每次一拍兩散還發現王安石是對的,他還得去道歉請人回來,作為皇帝也是怪尷尬的。

因此,這次自覺翻身的宋神宗挺直腰板,就等著脾氣又臭又硬的王安石服軟了,臉上還露出迷之微笑。

【王安石識人用人是有很大問題的,前邊說過,本來的士大夫和他水火不容,他代表著新興的勢力,這一次和宋神宗之間鬧得灰頭土臉還得說到一個人——鄧綰。

王安石手底下沒人,但事已經要人去幹,培養來不及,鄧綰是禮部試第一名,才華肯定是有。

王安石用人用到隻要是向他靠過來的,都先用一用,知道他是真的缺人,但也是真的不行啊,別人手底下是良莠不齊,他手底下是牛鬼蛇神。

鄧綰剛開始做官在大西北,那環境肯定和他老家成都沒得比,然後聽到王安石變法的消息立馬覺得機會來了。

他開始向王安石示好,沒多久就被調回去,然後宋神宗也是個藏不住事的人,直接說王安石、呂惠卿深得他心啊。

鄧綰:這還等什麼啊?官家都說了自己的喜好,我難道還不投其所好嗎?】

【然後,他對王安石爆發了極大的熱情,什麼‘退見安石,欣然如素交’,什麼‘以臣所見寧州觀之……誠不世之良法,願勿移於浮議而堅行之’。

王安石那會兒正是變法起步最艱難的時刻啊,鄧綰搞這麼一出誰不得有所觸動啊。

鄧綰想著仕途可是穩了,但沒想到等任命等來一紙詔書又回大西北。

鄧綰立馬開始嚷嚷,他很豁得出去,說這是耍他玩嘛。

有人問他想要當什麼官,他也是直言直語。

聽著很是粗鄙,和推崇的高潔不一樣,但別說,鄧綰還真不是腦子有毛病,因為這個任命不是王安石下的啊,顯然反對派是要把他當作典型來打壓。

鄧綰明白要真是受了,灰溜溜的回大西北都不是最壞消息,日後有的是小鞋穿,所以才有眾人眼裏‘不要臉’的一番說辭。】

呃……

還別說,是有點才智在身上的,也豁得出去。

【鄧綰的殺傷力還不算大,大的是接下來這個人—唐坰。

唐坰一開始是王安石提拔上來的人。】

宋神宗都忍不住看向王安石了,這是什麼看人的眼光啊,能夠叫天幕如此鄭重介紹殺傷力,那絕對不是一般人啊。

其他人則是在心裏幸災樂禍,隻有部分想的多的人:如果隻是背刺王安石,應該不算什麼稀奇事吧?

畢竟天幕早有透露,王安石身邊大部分都是牆頭草而已。

他們心裏生出一股不妙來。

【唐坰進入官場不是正兒八經的科舉,是接他爹的班。

宋神宗初登基時年紀不大,加上朝廷那都是好幾朝的老臣,也是不順心,唐坰給皇帝上書時還把胡亥拉出來一頓說,說胡亥被趙高控製亡國並不在於強硬,而是他太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