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力又確實拔尖,沒得說,聽得他們都一臉糾結。
隻有朱厚照一臉找到同道中人的表情,看的英國公臉色扭曲。
講別的東西倒是沒見著你如此眼神灼灼啊。
當然,還有年幼的懷疑人生的神宗。
張居正在他眼裏那就是最厲害的人,林書都懷疑日後下狠手是不是偶像破滅。
脫粉回踩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再就是當時的奪情起複並不是被大多數人理解的,這件事也成為他私德有虧的佐證。
再就是改革本身得罪的便是官僚和附屬勢力,考成法和一條鞭法於國於民是有利的,無需置疑,但它們就是從官僚地主手裏去搶奪利益,等到張居正死後,反撲才叫做凶狠。】
基本上改革的臣子都逃脫不了被清算,張居正那會兒死都能說一句運氣好,若是真的落到和張家其他人一般的下場,悲劇色彩會更加濃重。
不用天幕提醒,這麼多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的改革者都逃不脫清算,好一點的死了以後被算賬,但家人肯定會被牽連,已經足夠叫不堅定的人猶豫。
而改革一事,要的便是堅定的心。
難怪古往今來能留名的改革者寥寥,本身的條件就很是苛刻。
【最重要的一點,張居正觸碰了皇權。
十歲的小皇帝登基,帝師外加首輔的身份叫張居正是王朝實際的掌權人。
前麵就提到過,輔政大臣的悲劇就在這上麵,前麵確實需要你輔佐,但等皇帝年紀一到就恨不得立馬叫你直接辭官回家不問世事,沒多少人在享受過權力後能全身而退。
張居正是毫無疑問的權臣,但權力最具有排斥性,父母兄弟夫妻都不例外,動了那就是對立麵,更何況是張居正這個外人。
皇帝和權臣從來都沒有所謂的和諧共處,那種依靠皇帝寵愛的還夠不上權臣這個格調,因為他們壓根沒有和皇帝抗衡的資格。】
最明顯的便是太監,皇帝親手扶持出來的權力掌握著,但卻永遠都無法自主。
隻不過他們沒法和皇帝battle,但對付其他人還是小菜一碟。
【而且,萬曆皇帝曾經有過胡鬧,被親娘和張居正逼著下了罪己詔,親娘沒法恨,但張居正卻是可以發泄恨意。
再加上年歲漸長,神宗感受到權力帶來的美妙,按照大婚親政的規矩,張居正也沒有及時的交還,所以倆人的裂痕越來越大。
這個點無論是張居正還是神宗都沒錯,但有一點,張居正死的時候神宗年紀並不大,倆人應該是幸運的,可偏偏後來張家人結局太慘,神宗下手太快太狠,叫他本就不好的名聲更加悲慘。】
皇帝和權臣,隻有一死方休。
張居正死得不算多晚,完完全全可以做一對表麵和氣的君臣。
但很可惜,後麵神宗清算張家速度令人咂舌,是真的裝都不願意裝。
有人推波助瀾,但完全沒到不死不休的地步,或貶或罰,都不至於那般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