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曹家的家世卻一直都很含糊,簡簡單單三十個字:

“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太祖就是曹操了,曹操他爹給宦官當養子,這也沒什麼,隻不過當時應該是很被詬病,隻不過宦官的權力有點大。

隻不過既然是養子,那麼肯定有其他出處,但史學家都沒追根究底。

唉,你們不行啊,咱們曹老板還挺會藏的,就跟他藏自己的墓一樣厲害啊。】

曹操:最後一句可以省略省略。

被嘲諷的史官:好氣哦,不過沒法反駁,居然連曹操家都沒挖出來,甚至是真正的姓氏都無法確定,隻是存疑。

回去就翻死都得找出點說法來。

其他人則是意外,這個出身確實不太講究。

但人家既然闖出來了,抓住出身這個點就沒必要了。

又不是認了宦官當爺爺就能做到位及人臣。

【曹操的出身確實沒什麼值得攻擊的,出身在大官僚、權勢財力都不缺的家庭裏,受人家曹騰庇佑,家族無論是積攢財富還是出仕都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而且曹操性格裏的矛盾,自信多疑、放蕩任性、專斷嗜殺……都能在這個出身找到最初的影響。

但要解釋的是,曹操家的族譜搞得這麼神秘完全是他本人一手造成。

當時重視重視門第,曹操本人雖然不喜歡這種風氣,但為了給自己抬點麵,選擇的方式就是避談本支、掛靠前賢。

但這都不是重點,畢竟曹操的功業又不是他祖宗給他打下來的,他本人就是另開一頁族譜那都是沒問題的。】

曹操都要被笑死了,這話狂妄得他都不敢如此說,本來名聲就不好,這話一出,不孝兩個字怕是又得壓他腦袋上。

不過,他心裏也認為,他的攻擊,族譜另開一頁足夠了。

隻不過對於老爹他們還是有感情的,不至於介意這些。

其他人當作沒聽到,天幕的離經叛道他們已經學會自我規避,反正又沒法吵架,隨她說去吧。

但心裏還是苦唧唧的,誰家好兒女是這麼個搞法啊?

【曹操的少年可以說任俠放蕩,很抱歉由於見到的曹操都是他中年以後,加上咱們曹老板不是走顏值那一卦的,導致我完全無法想象他少年春風得意、放蕩不羈的模樣。】

這誰能想象呢?

隻能說,曆史名人也逃不過顏值的暴擊。

得虧曹老板‘人格魅力’的血條厚啊。

郭嘉在旁邊笑得快要厥過去,尤其是看到自家主公本就黝黑的臉像是又加了一層,越發有趣。

【但曹操少年時期應該是不被注意的,沒有人覺得他會有多大的成就。

起碼他身邊的袁紹可比他耀眼許多,年少時的狐朋狗友,後來的你死我活。

但曹操也不是真就平平無奇,不少人都對他很是賞識,之前對他評價過的兩位,布衣之交的王儁,李膺的兒子李瓚,對他的評價都是讚賞的,起碼肯定了能力。】

曹操的年少時期也是精彩,和清苦、自律可是完全沾不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