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當初一個人追董卓的時候沒有計較,但經過這一遭,曹操的名聲卻是擴大一輪。
無心插柳柳成蔭。
這一次曹操募到的不過是三千多人,又帶著人馬回去了,是的,那群諸侯還沒商量出來個五六七來,曹操都直接氣得說出:
“今兵以義動,持疑而不進,失天下之望,竊為諸君恥之!”
曹操完全沒想到這群人都是一群癟犢子玩意,還沒打倒是自己先內訌起來死了幾個,還一個個暗懷鬼胎,皇帝年幼,董卓能他們為什麼不能?
更加無語的是,袁紹他們擁立劉虞為帝。
劉虞:我怎麼不知道這件事啊?
劉虞接到詔書都是懵的,自然是不敢啊,他又不是傻子。
袁紹他們倒是知道把劉虞推出來,有了一個稱帝的後麵才好響應不是嘛,劉虞又不是這種冤大頭,自然不可能。
曹操冷眼瞧著這一切,長安城的百姓麵對董卓的嗜殺殘虐,外麵的討董大軍終究是一步不動,忙於爭地盤保全自己。
曹操這一刻,對於別人的力量完全失望了,徹底轉變,尋求擴張,自己手中的力量強大才是硬道理。】
“一群賊子逆臣!”
好家夥,幼帝再幼也是皇帝,一個個都集結起來卻是一步不動,反而還想搞出第二個皇帝,誰看不清楚心裏的小心思?
還真是不能比較啊,這麼看下來,曹操的想法這會兒還有點‘天真’呢。
【曹操剛開始還有過不宜擁兵過多引起注意的想法,那麼討董聯盟算是給他上了一節顯示課。
曹操可以說是在鎮壓農民起義中擴大自己的,他代表著地主階級的利益,但不得不說,後期的黃巾已經偏離一開始的初衷,他們從百姓中來,但百姓並沒有得利。
曹操收編黃巾就得提到青州兵,這可是曹操後來真正獲得話語權的最大。
畢竟三十萬的青州兵,哪怕拖家帶口,但人家拖家帶口也能給他種地啊,完全不虧。
而且,終其一生,青州兵都是曹操最具戰力的主力部隊,經濟上青州兵家裏人也是老老實實在屯田。
曹操對付黃巾兵沒有一味的鎮壓,反而選擇了收編,不然他的兵馬還有人口從哪裏去弄來啊。
但也需要承認,曹操是倚靠著打黃巾軍一步步升官的,之前我都沒想到過這裏也會成為爭議點,主要的角度是從農民起義。
我就不摻和了,隻能說,曹老板實在是熱度達人啊,什麼都能被拿出來說一說,討論討論。】
農民起義的底層和高層並不是統一戰線,底下的百姓隻是為了吃飽飯活下去,但高層摻雜著的目的可就不純粹了。
所以曹操靠著鎮壓黃巾軍起家算不上有罪論。
曹操半點沒把後麵的爭議放在眼裏,畢竟當著他麵罵的人可是得難聽多了,雖然後來他也沒叫人好過。
隻是想到了和他一塊並肩作戰的青州兵,還有屯田的百姓,心裏也感慨啊。
還是這些百姓好啊,和袁紹他們玩真要變成大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