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孫權幾番小試探,最後的結果便是,將目光放到了已經成了氣候的劉備身上。
劉備:你們倆打得好好得,我在這慢慢發育,不是很好嗎?為什麼突然變心呢》
後麵曹操又出現了一次軍事失誤,失去了一次入蜀的機會,因為處於關鍵節點,跳過啦。】
曹操深呼吸好幾口氣,每次他想聽到的內容倒是開始含含糊糊,沒見著之前你這麼隱晦啊。
【三分天下,三足鼎立,雖然都說三角形是最穩固的結構,但換到人身上,就顯得搖搖欲墜,稍微出一點差池,就能全部垮台。
之前赤壁之戰是孫劉聯軍,而到了後期,曹操改變觀念,聯合孫吳抗擊關羽,也就是劉備打好二弟。
這會兒曹操已經差不多走到生命的盡頭,但腦袋卻是無比的清醒,完全不是什麼昏了頭的糟老頭子。】
還沒來得及高興的曹操轉瞬聽到自己的死訊,半揚起的笑容僵硬著,怎麼一下子就到他晚年呢?
江東和劉備那就有點無語了,這搞得他們挺尷尬的。
【關羽這裏還挺有趣的,這會兒其實這些聲名赫赫的人都已經到了暮年,更多的是戰略意義和身份,當然不是說關二爺拿不動大刀了。
但按照一般的邏輯,像是關羽這般名聲的人,哪怕是被擒獲,接下來走的流程也不過是孫權去和劉備談判。
劉備那邊對於關羽這裏失利擔憂,但可能擔憂的是之後的唇槍舌戰,該拿出什麼樣的利益去交換。
人是肯定要換的,劉備結義的這三兄弟是有真情實感的,當初微末之時憑借著一腔義氣,後來一次次無怨無悔的跟著劉備到處奔走,幾十年下來,劉備又不是他老祖宗劉邦。】
劉邦:好好的cue我做什麼?
本來聽著自家子孫毫無存在感已經夠不舒坦,這邊還有個不知道隔了多少代的。
其他人則是聽出來問題,按照一般的邏輯是如此,那不一般的呢?
畢竟哪哪都有那麼一些臥龍鳳雛在,每每關鍵時刻總有一些非比尋常的人物出手,攪亂局麵。
【但就連孫權都沒想到,他手下那麼會為他‘解憂’,直接把關羽的腦袋砍下來了。
孫權懵了啊,他是覺得關羽威脅到他了,但你把他宰了這就是兩個概念啊,劉備不得衝著他發瘋啊。
孫權想啊想,決定禍水東引,把關羽的腦袋緊急快遞到曹操那。】
“……”
曹操是真的被氣笑了,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劉備萬萬沒想到如此走向,當即拉著他家魁梧壯年的二弟哭啊。
關羽本來滿腹怒氣被他大哥哭得有種現在就要走了的感覺,最終這脾氣還是旁邊的張飛發了。
當事人孫權也沒想到他手下如此會來事啊,莫不是曹家派過來的奸細吧?
【曹操又不是傻子,再說他對關羽很欣賞啊,當初送人又送馬,可惜關羽心裏隻有他的好大哥。
現在英雄死了,曹操也不至於做出什麼侮辱屍身的不上台麵之事,反而用諸侯之禮將關羽的頭顱下葬。
那邊的孫權這才反應過來,所以就導致咱們關二爺的腦袋和屍首分居兩地。
三國裏麵那也是獨一份的待遇啊。】
眾人:不單單是三國,就是放在所有人裏麵,有此種待遇的也不多。
關羽無話可說,他都生不出憤怒,反而更多的是覺得荒謬,以及倒黴。
為什麼就他遇上這種二愣子?
【之所以說曹操這次聯吳抗擊關羽很重要,是因為劉備真的把兩個兄弟看得很重,後麵直接誘發了劉備的瘋狂報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