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絕不內耗的洪教主(2 / 2)

讀書人基本都出自儒家,你不用他們,那太不現實了。

不符合現實的東西,不可能長久。

【接下來拉人也不是很順利,洪秀全立馬意識到,他不是搞組織的能手,還是專心當他的精神教主吧,完善教義。

隻不過他理解有限,撿到的還是本山寨本,內容錯誤百出,咱們不讀就不說那些了。

還要咱們洪教主沒出生在西方,就按照他理解的上帝是他爸爸,耶穌是他哥哥,他是上帝的二兒子,沒被燒死都是教堂仁慈。

洪教主也知道自己水平有限,還是專門跑去學習了,回來的路上就聽到自己的第一位追隨者,好兄弟馮雲山已經給他挖到第一桶金。

洪教主雖然不算正宗,但做個精神領袖不勉強,而馮雲山就是那個務實和搞政治的人,簡單來說就是幹活兒的人。】

說實話,他們的心情很複雜,因為洪秀全和他們想象中的領袖完全不一樣。

偏偏還成為中心人物,清朝真是爛透了。

順口罵一句。

【馮雲山是真有頭腦,跟著洪秀全混,等到他大哥一下子把孔夫子牌位砸了立馬知道在這裏是沒發展前途了,還是去閉塞貧瘠的地方忽悠,哦不是,發展教徒吧。

馮雲山選擇的是廣西,天災人禍對廣西的人民是痛苦,加上自古以來的土客之亂,彌漫著痛苦和混亂的地方,他帶著他老大哥那殘缺的教義出現,真是救世主啊。

三年時間,真就是白手起家,光靠一張嘴拉起三千多的信徒,最重要的是,在洪教主甩手掌櫃的時候,人家還把一套完整的領導班子組織起來了。

洪教主還真是精神領袖,上帝教實行政教分離,六人領導班子的實權在楊秀清手裏,剩下的四個人製衡他。

是的,咱們基本上把活包攬的馮雲山排到了第四,好在他不在意這些個人的得失。】

不是,這聽著好新的模式啊。

隻有各個帝王有些危機感,西方到底是如何領導的,這教堂居然實權淩駕在君主之上?

一瞬間,教義撒得比較廣的佛門表示有點慌。

沒佛教的朝代也發現,教義這玩意是有點東西啊,一個鄉下教書先生在廣西這種還未完全開采的地方忽悠起來三千多人,不可想象啊。

他們還不知道什麼叫做洗腦這種玩意。

【領導班子有了,三千信徒有了,瞧著就可以造反了啊。

很多時候說起洪秀全都說他是天生的英雄,看到腐朽的清朝和兩廣受害的百姓,所以創立上帝教揭竿而起。

但咱們不要把人搞得這麼魔幻主義,前麵的一些小事也能撬出來,洪教主真沒那麼天才,他的起義其實也算是一步步被‘逼’出來的。

這樣不是為了打破他的英雄形象,而是要客觀認識到,他就是一個普通凡人。】

所以會有凡人的弱點,所以會失敗。

再說,造反這種掉腦袋的大事還是沒那麼輕率,說揭竿就揭竿,還是有點兒戲了。

其他人表示理解,畢竟目前為止,那位洪教主在他們眼裏還挺神戳戳的,某方麵來說也確實是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