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被炸了的黃興總算是趕過來,他的名氣不是黎元洪能比的,革命軍這邊的士氣也跟著起來了,湖南新軍也慕名來支援了。
這一批新軍裏麵,臥虎藏龍,這個國家未來的希望,在這裏麵,暫時就不說了。】
嗯?
所有人一驚。
前麵那些人中龍鳳,許許多多都能感受到天幕的敬佩,但被譽為這個國家的希望,從未有。
可偏偏她隻提了這麼一句給他們留下鉤子便什麼都不說,惹得一個個心中都恨不得把天幕肚子裏的東西都倒出來。
【革命軍和北洋軍真就是血拚,二十多日犧牲的人成千上萬,可還是丟掉了漢陽。
失敗是失敗,但憑良心說,黃興將多於己方兩倍多的兵力拖在漢陽,給其它省份獨立爭取了足夠的時間,他及格了。
但接下來袁世凱不想打了。
也能理解,再打下去,他的北洋軍不得死完啊,而且,若是把革命軍完全剿滅,那朝廷不又得掉過頭對付他了啊。
也就是四個字:養寇自保。】
軍閥都是這麼養起來的,他們懂。
【袁世凱混了這麼多年,中間的分寸自然會把握,要把革命軍打疼才能回到談判桌上,又不能打廢叫他們形不成威脅。
接下來,又回到談判桌上。
袁世凱是真的節奏大師啊,這邊要晾晾革命軍,讓他們知道誰是主場,另一邊又要對付皇親國戚。
袁世凱這邊把清朝,或者說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攝政王趕回家抱孩子,又得到名義上領導人的授權,準備開始談了。
然後發現南方革命軍沒人來談,這是搞什麼?】
當然是因為他們沒搞出來個頭頭啊。
和談的代表肯定就是名義上的領導,但問題是各個省份的革命軍可不是一家出來的,派係林立,這誰能服氣誰啊?
眾人麵麵相覷,這要是處理不好,內部先得崩了。
【袁世凱等不及了啊,誰願意等你們選出個老大來啊,他不年輕了,家裏還有個58的詛咒,還有好多事情等著他去做,誰耐煩在這耗啊。
所以,袁世凱直接派人去和武漢、南京、上海三個革命軍實力最強的地區談,分別談好也行。
停戰這個問題大家都達成一致,但政體就是個老大難。
南方革命軍這邊誰都不服氣誰,但他們在一個問題上是達成了共識——驅除韃虜,實現沒有皇帝的共和。
而且幾方都承諾,隻要袁世凱將皇帝趕下台,那麼大總統的位置,就是他的。】
一個個誰當老大的問題上都不退步,但隻要能把皇帝趕下台,推翻清政府,他們又能接受空降一個老大。
這個誘惑不可謂不大啊。
他們不知道總統到底是什麼樣的製度,但代替皇帝也是國家的“主人”,另類的“皇帝”。
袁世凱能拒絕如此大的誘惑嗎?
但從另一個方麵來說,也表明南方革命軍對於現在朝廷的痛恨,被打痛了都還是不妥協。
袁世凱顧忌什麼呢?
欺負孤兒寡母?
袁家三代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