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見義勇為(1 / 3)

求推薦和收藏,老劉謝謝啦!

劉軒終於在九月初,將自己的辮子養成了,現在已經不會被人認為,自己是什麼“外來物種”了,他留著辮子,穿著短衫,一個地地道道的山野青年,每天跟著義父奔跑於山林間,總是帶著各種獵物回家。

現在劉軒已經對這帶的地形,有了個初步的熟悉,至少可以自己去往,稍微深點的林子裏狩獵了,然後自己還能安然的回到家中,不過義母卻是時常為劉軒而擔心。

可喜的是,劉軒的槍法已經很嫻熟了,200多發子彈的訓練的確是讓他進步很快,沒人指導,全憑著自己在虛擬世界中開槍的感覺,自己慢慢的摸索出來的。

劉軒很欣慰,至少這段時間來,是這個不愛學習的孩子,第一次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劉軒算不上什麼很刻苦,隻是自己善於思考,善於鑽研,善於實踐,當然僅僅是學習射擊,不能代表著劉軒就能學會別的更多的東西。不過劉軒對自己還是充滿了信心。

九月的山林依然是很涼爽了,甚至早晚都會感覺一絲寒意,義母每晚睡的很遲,在煤油燈下給劉軒縫製衣物,為了自己的寶貝幹兒子,越做越來勁,越做越開心。

劉軒也很是感動,也許此時已經是把二老當成了自己的親身父母。

九月初十這天,劉軒跟義父又來到山林打獵,劉軒再次聽見了爆炸的聲音,這不是他第一次聽到了,因為以前聽的不明顯,劉軒也沒在意,這次他們選擇狩獵的地方或許是離爆炸的地方近了,所以這次劉軒聽的比較清楚。

聲源應該還是很遠,因為聲音很小,不仔細根本聽不見,劉軒看了一眼義父,問到“義父,剛才這響聲你聽到沒有,你知道那是什麼聲音嗎?從哪傳來的?”。

義父慢慢的說道,“這是那邊開礦的聲音,應該是從鳳凰山那一帶傳來的聲音吧,他們那邊開礦煉銅,那是家老字號了,都采了幾百年了,這山裏的獵物越來越少就是因為他們的礦山不斷的擴大,劇烈的放炮聲,把獵物們都嚇的躲進深山裏麵啦。聽這炮聲,估計又往我們這邊擴大了,唉…”。

劉軒聽完義父的話,突然說到“那這煉銅賺錢嗎?”劉軒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會這麼問。

義父嘿嘿的笑了起來“那能不賺錢嗎?這采礦的主人姓汪,這可是我們這裏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家有多少錢我不知道,但是我們這個地方多少年的首富可都是非他汪家莫屬啊,聽山下的那些鄉親們說,前幾年他們派到外洋留學的子弟回來了,然後更變了他們的冶煉方法,據說現在的出銅量已經是以前的一倍了,聽老人們講,早些年還有一些官府的要員在這裏監工,畢竟這采礦冶煉都必須是官辦的,可是汪家經營這麼多年,每朝每代的政府要員,都和他們家有來往,久而久之官辦變成了民辦,政府的收入變成了自己的私產,汪家家大業大,聽說他們家在安慶府那邊還有很多生意,對了,你義母原來就是在他們家的一個親戚府上做過下人,那府上府下的規模都是了不得,更別說那汪家了。”

劉軒聽完義父的言語後,隻是感慨了這汪家的龐大,並沒有對這煉銅有什麼看法,因為劉軒對這些根本就是一竅不通。

劉軒義父說的采礦有幾百年了,其實就是從清朝康熙皇帝時期開始開采的,由於銅在中國區域內的存儲量很少,加上勘探能力低下,銅一般被人視為稀有物品,尤其是銅製品一般在社會上都是貴族才能擁有。

銅的主要作用就是鑄造貨幣,銅錢一直在中國古代社會被廣泛運用,因為金銀的幣值比較大,不方便進行零散的買賣,所以銅錢一直是市麵上流通量最大的貨幣。

由於銅大部分是被用來用來鑄造貨幣,所以一直都有官府來開采,清朝時期,官府采取礦產承包製度,把礦山賣給民間大戶,讓民間組織開采、冶煉,然後官府收購冶煉好的銅錠進行鑄造貨幣。

這樣一來,開采的數量與質量就完全取決於民間組織,加上政府官員的腐敗行為,導致了政府鑄造銅錢的成本越來越高,民間私自鑄造銅錢的也有,隻是比較少,所以對貨幣的價值起不到決定性的波動作用。

“義父,我想去鳳凰山看看,可以嗎?”沉默半天的劉軒說話了,劉軒覺得身邊能看到什麼就去學習什麼,這樣才能迅速的融入這個社會中。

義父對這個寶貝幹兒子當然是言聽計從,很高興的答應了,隻是老頭子覺得鳳凰山離的比較遠,還是等過兩天看看天氣再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