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神童[下](1 / 2)

張漢傑是誰,他表現的非常出色,甚至比平時還要出色,神態自若,從容不迫,一舉一動,莫不合乎禮儀,說話也流利清晰。

“哈哈哈……”

來賓很不給張漢傑麵子,不但沒有給以掌聲鼓勵,反而都笑出了聲,聲音越來越大,變成了哄堂大笑。有人彎腰捧腹,笑的肚痛;還有一人笑的連酒杯都打翻了……

年齡如此之小的一個孩提,再怎麼表現的象個小大人,也隻會令人覺得可愛而已。

張漢傑寶寶在心中大加腹誹,卻絲毫不流露於外,再次行禮過後,他麵帶微笑,慢步走回張昭身邊,坐好。

眾人麵麵相覷,都是大感驚奇,一鶴發老者不由讚歎道,“真是氣度不凡”,引發了一片認同之聲。隨後的話題,便圍繞著張漢傑寶寶展開了。

這鶴發老者乃是騶縣縣令孫琿。張家辦的這次抓周宴,魯國相並沒有親自出馬,隻是派人送來了禮物,孫琿卻是親身前來的。在他的帶動下,眾人對張漢傑的表現予以肯定,並一致地恭喜張昭。

張昭高興的很,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卻還在謙虛,“諸位過獎了,小孩子家家,一點兒小聰明,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張漢傑安靜地跪坐在一側,手自然的放在膝蓋上,一副小大人的模樣,心裏卻直翻白眼,‘拜托,謙虛的時候,就不要笑的那麼明顯,一看好假的~’

一個朱紅的鍛子包裹擺在張漢傑麵前,看的出來,緞子質地不錯,柔軟細膩有光澤。輕輕打開來,裏麵是一些兒代表了各行各業的小家什。

東西做的很用心,一個個小巧玲瓏,惟妙惟肖,都是按照嚴格比例縮小尺寸製成的。有一卷竹簡,寬僅四寸,上麵用蠅頭小字,寫了一篇《小雅·鹿鳴》,毫無疑問,這代表了文事;有一把六寸長的小刀,厚實的牛皮刀鞘黑黝黝的,木製的刀把上纏著防滑的細線,刀身寒光閃閃,這代表了武功;此外,還有小算籌、小鋤頭、小墨鬥……

張漢傑比同齡的孩子大不少,卻也沒有矮幾高,他被放在了幾案上。十八樣家什代表了十八個發展方向,個個精致漂亮,張漢傑挨個查看了一遍,先選擇了那卷小竹簡,以左手將之抱在懷中。然後,再用右手去拿小刀。

選定以後,張漢傑寶寶跪坐在幾上,長身而立,擺出一幅左手抱書,右手提刀的模樣。抓周不過是討個好口彩,張漢傑也不想耍什麼花樣,過尤不及,文武雙全應該是不會錯的。

“知道你拿的是什麼嗎?”

坐在右首的一個老翁溫言問道,張漢傑抬頭一看,老翁頭發花白,連鬢胡子梳理的整整齊齊,笑咪咪地望著他,臉上和藹可親,眼中卻滿是笑意,顯是不懷好意,準備拿他娛樂一番。不過,他也沒有辦法回避,唯有被迫接招了。

兩手合在胸腹之間,抱住竹簡,很自然地躬身向之行了一禮。

“知道。”

李嵩是魯縣李氏的族長,在魯國頗有文名。魯縣李氏也是魯國有名的門閥,勢力不亞於騶縣張氏。它的根基在魯國的郡城魯縣,官麵上的勢力還在張氏之上,而張氏遠離政治中心,卻在財力和私兵上具有優勢。

地方門閥間就有利益衝突,更多時候也會抱成一團。李嵩此次親自出馬,是注意到了朝中動蕩,有密切兩家關係的意思。兩家一者在南一者在北,並沒有太大的衝突,隻要挾起手來,在魯國這一畝三分地,基本就穩如泰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