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元年(167年)正月初三,張涵焚香沐浴之後,來到了祖父張昭的居處,母親張王氏已經等在那兒。今年張何有事去了雒陽(當莊主呢),過年都沒有回來。看來,此次開啟天書,便隻有他們三人了。
天書供在一張矮案上,其後還有廣壽子的一個牌位。
在張昭的帶領下,張涵和張王氏跪在祖父身後,對著天書,拜了三拜。張昭又對著天書默默祈禱了一番,張涵這才被允許起身。心中腹誹,張涵卻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事到如今,假的也變成真的了。廣壽子正式成為張家家龕供著的神仙,與祖宗一起享受香火。而天書的開啟在張昭的主持下,也逐步完善,莊嚴肅穆起來。
全部天書的撰寫工作,張涵已經完成。天書的內容,張涵早已寫在《回憶錄》裏,此時此刻不過是在抄寫一遍。時間一長,字跡的新舊,還有他的字都會發生變化。張涵深明其理,便抓緊時間,盡快把天書寫完,以免漏出破綻而被人察覺。
因是抄書,二十四卷天書,並沒花他多少時間,此時都已完成了。
雙手接過天書,張涵被賦予了打開了天書的偉大使命。張昭和張王氏眼都不眨,靜靜地張涵,令他情不自禁也緊張起來。明明知道天書的內容,還緊張個什麼勁……暗暗自嘲了兩句,張涵打開天書。
此次開啟的天書共有五卷,其中倒有三卷是醫書。
一卷《疫氣說》,張涵毫不客氣地把細菌學說,照搬了上來,並詳細闡述了衛生和防疫方麵的許多常識。當然,他把細菌改為了疫氣。一卷是中醫理論,還有一卷是藥方。
事關人命,張涵也不敢隨便寫,隻能撿記憶清楚,基本確認無誤的部分,記錄下來。這樣一來,就不免有些雜亂無章了。
其它二卷則是釀製燒酒、燒磚、水泥和曬鹽技術。
水泥和曬鹽的技術,張涵不熟悉,描述的非常簡略。前生村裏的小酒廠和磚窯他倒是常去,洋洋灑灑寫的很詳細,還畫了幾張結構流程圖。
“就這些了嚒?”
張昭有一點點兒失望,這些雖然寶貴,但與上次天書記載的,相差懸殊。如果……算了,再來個和氏璧什麼的,他受不了那刺激,這樣也挺好,可以公開拿出來掙錢。
不過,隨後發生的事情,卻令他興奮起來。當張涵將最後一卷天書完全展開後,一張薄紙輕輕飄落在地板上。
“甲子年天下亂”六個醒目的大字,端端正正寫在紙中央,無比醒目。張昭果然有幸災樂禍、發國難財的傾向,他非常興奮——‘真是天佑張氏’——天下不亂,張氏如何大興。但是,他也有著一絲失望。甲子年還有十好幾年,他今年都五十多了。
想著心事,過了一會兒,張昭才想起旁邊似乎還有一行小字。
“漢當六百,延紀六載”——得,再往後延上六年,幹脆沒他什麼事了,二十年後,他能否活到那時候,還說不準呢。
去了患得患失,張昭的腦筋便清楚多了,紙下部黑乎乎一片,被塗抹過,張昭對燈看了看,發現有幾個字勉強還能分辨,“帝曰:張讓我父,趙忠我”和“大將軍何進”這兩小段十四個字。
這張紙上寫的都是繁體字,顯然是特意給他看的。而塗抹過的,想來這是神仙不願意泄漏的天機了,張昭不由激動了,對蒼天的敬畏和由此帶來的恐懼,都不能掩蓋得窺天機的興奮,“大將軍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