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新年[上](1 / 2)

建寧四年(171年)新年,是忙碌的一年。隨著張氏家業興旺,前來拜訪的客人也越來越多。張王氏再能幹,身份上也不能代替張昭。不少客人,還得張昭自己招呼。不過,這是喜事,張昭累點兒,他也高興。

張涵在新年裏則更為忙碌。作為騶縣張氏的長子嫡孫,他已經可以接待一些不重要的客人了。而張昭、張王氏接待重要客人時,他也會一同出場,以便被介紹給客人認識。

此外,族學中的學子們來拜年,也要張涵來接待。由於張涵樹立了很高的威信,也由於各家家長的提醒,所有的學子都來拜過年了。

在大漢國是非常講究禮儀的,禮尚往來。隨著這一波波客人的到來,張涵還必須拿著客人帶來的禮物,再去客人家拜訪,並把禮物原物奉還,或者送去價值差不多的禮物,以示張家不貪圖錢財。

簡而言之,張涵這個年過的,比他在族學的時候還要繁忙。若若看著非常心疼,卻也沒有辦法好想,隻好多做些兒好吃的,來犒勞張涵。

不過,張涵經常需要陪人吃飯,多半無福享用這些美味。十有八九都被來找張涵的張清、張律和張恒消滅掉了。張恒是張涵的小弟弟,今年五歲了,母親也是張王氏。

後來,三小吃慣了嘴,一到吃飯的時候,就跑到張涵房裏來蹭飯吃。無奈之下,生的若若隻有多做幾份,來喂飽這三個小家夥。

有時候,張涵覺得自己很對不起若若。但他實在太忙了,沒有時間考慮這些。待到中旬,張涵稍微有了點兒空閑時間,張清又抓住他要他講故事。張涵當時隻覺得眼冒金星,哪裏想得出什麼故事來。

張涵真想斷喝一聲,把這幾個小東西扔出門去。但他最疼妹妹了,也知道,假如他膽敢如此,張清肯定大哭不止,到時候,不忍心,倒黴的還是他自己。在許下了無數諾言,簽下了極多不平等條約,並貢獻了上萬的壓歲錢,才算把張清打發走。

一般來說,壓歲錢給的都不多,通常在十幾錢到幾十錢之間。再多的,張涵不會收,也不能收。不過,張涵接待的客人多了,壓歲錢也就多起來。

所以,當張清高高興興地告訴他,“明天再來找你……”,張涵立馬栽倒,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在這個價值一金(大漢官價:一萬錢等於一斤黃金)的下午,張涵把若若抱在懷中,竟什麼都沒做,就那麼傻乎乎的說了一下午話,最後還很丟臉的睡著了。

在離開張塢之前,張涵找了個時間,陪若若回了躺家。在丈母娘看女婿的眼光裏,張涵微笑著與她拉家常。老實說,張涵並不如他表現出來的自在。自己的事自己知道,若若家人輪番進來,以找東西的名義參觀,張涵汗要都下來了。然而,若若很高興,張涵也就認為值得了。快樂有時就這麼簡單。

“這是什麼東西?”

在張涵即將離開張塢的前一天,他遞了張紙給張王氏,說是送給她的新年禮物。張王氏拿來看了半天,也是有看沒有懂。

其實,那是一個算盤。在看帳本時,張涵忽然想起了算盤。本來,他想親手做一個,廖表孝心。然直到要走了,他也沒能找出時間來。

張涵說的算盤,就是那種下麵四個珠子,上麵一個珠子的。上麵的珠子代表五個,一列相當於九個,逢十進一,一共九排,最大可以算到九億九千九百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一般情況下是足夠用了,不夠再加兩排就好。張涵不知道珠算乘法口訣,但光是加、減,就省事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