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想法?”
見張涵心情不錯,張澗也輕鬆起來。
“死者已矣,隻好多為活人做點事啦……”
“哦?”
張涵慢慢踱了兩步,“我要橫掃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我要大漢人民致富奔小康,我要征服諸國統一世界……”
張澗啞然失笑,張涵也輕笑出聲——這個理想是扯了點兒——不信?不信就算了,說點可信的,張涵在收起笑容,正色道:
“元溪,亂世就要來了,我不會行螳臂擋車之舉。但是,我必會在最短時間內平定亂世,以保留我大漢國的元氣;向北,我要掃平鮮卑、烏桓,以及西北諸戎,使其再不敢窺視我大漢國,令我大漢人複得安居;向南,我要瓦解諸蠻,使東南成為我大漢國的糧倉;向西,……
元溪,還請你助我一臂之力!”
“主公何出此言,”張澗也正容說道,“公之心意,就是我之心意,張澗敢不從命?!”
隨後,張澗問起了此次出戰的經過。其實,這些情況大體上,張澗都知道一點兒,但總沒有張涵知道的詳細。張涵就詳細地述說了一遍。
張涵醒來以後,因他病倒而中斷了的出兵鬲國縣事宜,便重新按部就班進行,伍子方親自帶三千兵出征,其中包括了騎軍;而與平原郡官吏打交道,則被交給了別駕甄子然;留守的軍隊,由戲誌才負責,日常操練由張英、孫成良等自行負責;張涵自己就安心養起病來。
此次越過馬頰河,援救鬲國縣,也是偵知了冀州黃巾的虛實。黃巾主力張角部在廣宗與人交戰;而張梁部遠在冀州北部的下曲陽,正急於南返救援張角,張寶部則被留守在下曲陽了。俞縣大火衝天,清國黃巾已收縮防守。所以,鬲國縣的形勢似危實安,伍子方此去,不會遇到冀州黃巾的主力。伍子方去鬲國縣一來可以安定民心,盡快恢複鬲國縣的秩序;二來也是去分一點功勞,看能否在冀州黃巾上占點便宜。當然了,伍子芳不會深入冀州腹地,但收複幾個偏遠的縣城,應是不難——孫大耳朵這樣的變態總是個別,遇到了算倒黴。
果然,伍子方運氣還沒壞成這樣子。鬲國縣地域小的多,方圓兩百多裏,騎軍三天便把鬲國縣來回掃蕩一遍,迅速掃平了黃巾,恢複了鬲國縣的秩序。隨即,又帶領人馬攻克鬲國縣西北的繹幕縣,繹幕縣黃巾不過區區數百,伍子方所部損失輕微。
至於盧植等人的命運,以及黃巾之亂的平定過程,並沒有發生多大的改變。
六月,小黃門左豐奉旨到軍前觀察形勢,左右就有人提出送點禮物賄賂一下——這也算是慣例了,但盧植看不起宦官,不肯從之。左豐興致勃勃而來,卻掃興而歸,不免銜恨,回到雒陽就對靈帝說,“廣宗旦夕可下,盧植圍而不攻,就等著老天爺誅除張角……”
這話說的厲害,言下之意,是說盧植懷有異心,圖謀不軌。靈帝聞言自是大怒,遂將盧植就地拿下,轉而任命了董卓主持此事。董卓與宦官關係素來不錯,宦官本以為這是給董卓一個立功的機會,卻不知道董卓暗中叫苦不迭。
戰爭可不象宦官們想象的那麼簡單。盧植以三分之一的兵力將黃斤主力圍在廣宗,這不是一件容易事。盧植為人不貪,所有獎賞都一芥不取,公平的分給士卒,因此上下歸心,都頗為佩服他。等董卓來奪了他的權力,這些人首先就對他有了敵視的心理。上下不合,董卓的號令就打了個折扣。此消彼漲之下,廣宗的形勢就微妙起來。這時已是七月中旬。
八月,北征下曲陽的張梁得到消息,率領另一支黃巾主力星夜兼程,返回廣宗。董卓連漢軍內部都還沒有理順,突然遇到黃巾大軍的襲擊,漢軍大敗。董卓一看大事不好,立刻趕往雒陽,重重賄賂了十常侍,這才免去罪責。其實在這個時候,張角與盧植幾次野戰,連戰連敗,眼見形勢不妙,氣急敗壞之下,已經生病,死了。但黃巾對這個消息嚴格保密,大漢直到攻克廣宗後才知道。
與此同時,皇甫嵩軍和朱俊軍卻一帆風順。自打敗了波才所部以後,穎川黃巾再無還手之力。黃巾缺乏訓練,本就打勝不打敗,兩軍乘勝追擊,先破波才於陽翟,後破彭脫於西華,破穎川黃巾就被消滅了。隨著兩軍收複失地,兩軍的兵力也越來越雄厚,兩軍就分兵兩路。朱俊率軍赴豫州討南陽黃巾張曼成部;而皇甫嵩則領兵往兗州,大破東郡黃巾於倉亭,生擒黃巾首領卜己,斬首七千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