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四十七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1 / 3)

“什麼?”王達驟然一驚,不覺將杯子打翻。他顧不得酒漬打濕了衣襟,立刻追問道:“什麼時候的事情?”

王忠不敢抬頭,低聲道:“三天前!”

王達大為惱怒,厲聲嗬斥:“三天前的消息,怎麼今天才到?!”

王忠低頭不語,王達沒有繼續說下去,舉手示意讓王忠下去。平原與臨淄隔著大河,稍微有點事,就會耽擱一天時間。王達茫然間拾起了酒杯,心中有如一團亂麻。這事說起來,也是怪他自己了。反正家中也是件小事情,那時候,他也許應該留在臨淄。想到這裏,王達苦笑一聲,他還真不能留在臨淄,誰不知道,王達是張寧的人……

王達的打算是好的。煽風點火,推波助瀾,對官方施加影響,避免項奉直接動用官方力量,再使動些兒人一股腦的上書,製造聲勢……成了,錢莊關了,沉重打擊了張慎,那就再好不過;不成,張慎一點小事辦成這樣,給張涵找了這些麻煩,張涵嘴上不說,心裏也會覺得,張慎真是無能之輩,一點小事都辦不好。這個印象一旦形成,張慎就已經一敗塗地。

說白了,王達隨手布下這幾處棋子,不過是搞些兒小動作。勝固欣然敗也喜,無論勝負,都不會危及自身。子錢家們是不會甘心吃虧的,就是他不給錢莊找麻煩,自然也會有其他人去找麻煩。王達這點兒小動作,不顯山不露水的,未必會有人知曉。即便知道了這些小動作,也沒法深究,畢竟,張慎連這都應付不了,是他無能,卻怪不得旁人。

王達是張寧的表哥,比他大了五歲整。兩家關係很近,時有往來。王達嘴上便給,又頗善解人意,與張寧頗為交好。平原王氏的小一輩裏,王達為人聰穎,小有才名。有很多事情,張寧也不避著他,算是張寧的半個智囊。

王達清楚,張寧並不願意與兄長張慎發生衝突。錦上添花的人,什麼時候都要遠遠超過雪中送炭者。張寧年紀尚輕,從族學畢業不久,根基未穩,時間越長,對他就越有利。而且,張寧也要顧及兄弟情誼,或者說,也要考慮父親張涵的看法。

不過,王達卻有不同意見。

從家族上看,梁家的家世遠不能與王家相提並論,梁家子弟也不如王家子弟顯赫。可是,張氏乃是張涵的立身之本。王家的人脈在士大夫間,而梁家三代都是張家的管家,人脈卻在張氏子弟間。王家有名,梁氏有實,兩者不可同日而語。而且,梁家控製著商隊,遍及南北,積累下無數的錢財和人脈,與麻雀有很深的瓜葛。雖然遭到了戰亂的打擊,也是不能輕視的。

還有,張慎的母親梁若若,也不是個簡單的人物。當初,她照顧族學子弟,和許多人給下了深厚感情。如今,這些人都統領一方,每次來車騎將軍府,都會來探望梁若若,至不濟,也會捎來禮物。

可以說,在張涵的十一個兒子裏,能與張寧相爭的,隻有張慎。王達以為,張寧並不占據優勢。張寧唯一的優勢,就在於張涵的支持。

王達也不清楚錢莊有多重要,但是,項奉是誰?張涵開玩笑的時候,都稱他是財神爺。項奉免去了薄曹從事,卻依然兼著少府掾,管理著張涵的錢袋子——紡織作坊和金五銖鑄造。能讓項奉親自出馬,錢莊一定非常重要,比王達想象的重要許多倍。王達想盡辦法,也沒有搞清楚,四海錢莊到底有多少錢。保守估計,至少也有五萬萬。當然,錢莊的金庫更可能一直通到張涵的金庫裏。

張慎在財力上,也遠遠超過了張寧。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張寧就沒有錢!張涵立了張寧為繼承人,但他卻不可能再給張寧大筆錢財,讓兒子壯大勢力,反而,張涵多少會限製張寧一些。人同此心,心通此理。張涵害怕手足相殘,如何不擔心父子相殘。時間久了,張寧的發展,恐怕未必會盡如人意。

……

不過,王達未曾想到,事情會到這個地步。劉鎮太想在張寧麵前出頭露臉了,竟然敢做下如此之事——田原死了。

田原這樣的爛仔,死了也就死了,王達不會在乎的。哪怕死上十個八個,都不算什麼大事。隻要手腳幹淨些兒,別讓人捅到張涵那裏,基本就不會有問題。然而,田原這一回死的可不太是時候了。劉鎮明顯是要把這事載到四海錢莊頭上,這就太愚蠢了!四海錢莊是什麼背景,怎麼會吃下這隻死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