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八十五章 出使江東(1 / 3)

江南的山是青的,江南的水是綠的,連江南的風,都是溫柔的。

和風拂過,整個人若融化在風中,不由自主懶散了許多。張超蛾冠博帶立在船頭,風從背後吹來,飄飄然像要飛起來似的。

“還有多遠?”

“大人,”船老大躬身說道,“再向南行上少許,就是鬆江入海口。到那裏,就應該會有孫策的水軍在巡邏了……”

船老大留意觀察著張超的意思。

“哦……”

張超不置可否,心神早飛到江東去了。時光有如流水,距離上次見麵,轉眼已又是大半年過去了,不知道孫策是否安好,是否依然那麼神采飛揚、那麼信心十足……

不過,想來孫策的日子是不會好過的。臨出發前,太史慈已經提兵十萬渡過大江,進占了丹徒、曲阿兩城。將丹陽部與吳郡割裂開,而丹陽北部又控製在曹操手中。孫策被迫回師吳郡……

“有敵船!”

桅杆上的了望手大喊著發出了警報。

“大人!還請您進艙暫避一時……”

船老大聞聲立刻敦請張超躲避,隨即他挺起了胸膛,大聲呼喝著眾水手。水手們立即操起家什行動起來,井井有條地擺開了迎戰的陣勢。顯然,這艘船並不像它外表一樣,是一艘普通的中型漁船。而船上的水手也都是訓練有素的水軍,船老大還是海軍裏的一個軍侯。不過,盡管船老大及水手都是精銳,可今日是為了出使而來,船上卻沒有準備多少武裝器械。這使得整個戒備,頗有些混亂,不倫不類的。

張超僥有興致地看了眼威風凜凜的船老大,服從了他的命令。

……

“孫君別來無恙否?嗬嗬,想不到孫君如此小家子氣……”

張超從容不迫,含笑而行,對兩側明晃晃的利刃竟視而不見。

對張超的膽氣,孫策也不免有些佩服。既然嚇不住他,再擺這樣的陣勢便沒有意思了。也不見孫策有舉動,周瑜已哈哈一笑,極瀟灑的一擺手,兩旁的衛士唰一下子便收回了長刀,閃身讓了開來:

“張君說笑了,我不過是開個玩笑,沒成想會嚇到張君,真是失禮了,還請張君見諒!”

周瑜雙手環抱,作了個長揖,一揖到膝,以示歉意。

張超連連擺手:

“周君還是這麼詼諧,真是生性樂觀……幾把刀倒是小意思,但是,我看這刀不太好,似乎不太合格呀!不會是有人做手腳吧?這可是個大問題,不可不慎重……哦?不是這樣,那還真是可憐!

如果有困難,周君還請明言,我家主公也許還能幫襯一二……”

張涵軍甲堅兵利冠於天下,一律都是鋼刀、鋼甲,質量不在普通的百煉鋼之下。不要說諸侯軍,就是之前的漢軍也無法與之相提並論。想孫策軍新成不久,連兵刃都因陋就簡,大半士兵還用著長矛,即便是精銳士卒,衣甲也有不能齊備的。與張涵軍相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張超這話卻是說在了周瑜的痛處。

周瑜不以為然,正要與張超分說。黃蓋卻聽不下去了,他臉色難看,悶哼一聲,便要說話。程普連忙在旁邊拉了下他的衣角,自己卻搶前一步,沉聲說道:

“張君大才,為何眼光如此狹隘,我軍自起兵以來,南掃吳、會,西逐袁曹,舉世震撼,何人不知,哪個不曉……”

言下之意,突出了孫策在江東的戰績,卻是將兵甲之事輕描淡寫地一筆代過了。

……

雙方立在營前,彼此唇槍舌劍,都想打下對方的氣勢,以求在今後的會談中占一點優勢。不過,彼此都是能言善辯之士。一方大軍壓境,兵臨城下,在形勢上占盡了上風;另一方長勝不敗,人多勢眾,也是不可輕辱。你來我往爭執了半晌,也沒能分出勝負來。

孫策見事如此,便製止了眾將官,溫言說了幾句,將張超請入營帳中。

“張君此來,不知有何貴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