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任務(1 / 2)

“我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眼前這個23歲的少年說出的這句話真的震撼到了馬昕蓮,他沒有華麗的言辭,沒有任何個人利益榮辱的摻雜,完全就是一個懷揣飛行夢、報國夢的少年的思想覺悟。

是啊,共和國的曆史上,犧牲的軍人還少嗎?正是因為他們一代又一代悍不畏死才換來如今的盛世和平。

“那麼你當時從積雨雲團改出後,機體受損嚴重,而且麵臨著隨時有可能空中解體的危險,你有考慮過彈射嗎?”

馬昕蓮思索了一下,在文件夾上不時地勾劃一些邵凱看不懂的符號後繼續問道。

“嗯,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想過彈射,畢竟誰也不知道會不會空中解體,不過空域下方有大片群眾,我一旦彈射,飛機就會在下方墜毀,肯定會傷及無辜的!”

“那你沒想過飛往無人區再彈射嗎?”

“如果能堅持飛到無人區,那肯定也能飛到基地,基地比無人區近多了呢!”邵凱笑笑,當時他隻隻注意到了下方群眾,根本沒有想到專門找地方彈射這一茬。

“那你有沒有想過有可能飛不回來呢?”將手裏的圓珠筆放在嘴角,馬昕蓮皺眉道。

“沒想過,我就想著一定要想辦法飛回來,那可是新飛機啊,才飛了一百來個小時,三千多萬呢,要摔了的話多可惜?”

說完邵凱笑笑,要真讓他摔一架價值三千多萬的飛機,他估計一輩子都不會原諒自己。

“難道你就沒想過你自己?要知道飛行員比飛機珍貴多了!”

作為航醫,馬昕蓮對飛行員的培養多少有些了解。

了解飛行員培養成本的人都聽過一句話,那就是“戰鬥機飛行員是用黃金堆出來的”。

第一時間看到這句話,大部分人可能覺得言過其實,培養一名飛行員怎麼會比黃金還貴。我們用數據來說話,在1987年,我國培養一名殲-8飛行員大約需要287萬元,而培養一名合格的轟-6飛行員則需要465萬元。

這兩者與黃金換算下來,差不多等同於57公斤和93公斤黃金。

這也就是為什麼馬昕蓮說飛行員比飛機珍貴的原因。

“當時哪有時間想那麼多呢,就一個想法,一定要把飛機飛回來。”

其實從遭遇空情到成功迫降,前後時間加起來也就二十來分鍾,在這短暫的二十來分鍾時間裏邵凱的神經都是繃緊的,腦海裏想的都是怎麼更好的改出,怎麼排障,怎麼能成功迫降,其他的根本沒時間也沒機會去想。

接下來,馬昕蓮再次勾畫一些符號後轉移了話題,從邵凱的幼年到學校,再到部隊的一些生活趣事,兩人相談甚歡,見天色已晚,兩人結束了這次心理疏導,邵凱也準備起身離開。

“對了馬醫生,我什麼時候能夠複飛呢?”臨出門前,邵凱還是問出了他最關心的問題。

“急什麼?你的飛機都被拆了,複飛你飛啥?安心休養吧,沒事多看看書!”

“記得關門!”

沒好氣的回了一句,馬昕蓮收好文件夾走進臥室。

邵凱訕訕摸了摸鼻子丟下一句再見後關門離去。

接下來的幾天,馬昕蓮仿佛忘了停飛的邵凱,再也沒有找過他,反而是團長魏國棟來找過幾次,讓他安心休養。

好景不長,在91年6月1日這天空三師9團第三飛行大隊全員停飛,所有戰機入庫封存,休假回家的緊急歸隊,禁止探親請假,就連地勤機務都全員到崗整裝待發。

要知道現在華夏空軍編製依次為航空師,航空團,飛行大隊,飛行中隊,就是說一個航空師的常規編製為三個航空團,而一個航空團的編製為三個飛行大隊,一個飛行大隊又分為三個飛行中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