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次黑鳥升空是早有預謀的,早在四個多月前,漂亮國的間諜衛星過境時就偵察到了左克旗基地的變化。
原空45師裁撤後,這裏就荒廢了一段時間,然而沒多久這裏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足足四條長長的露天跑道想要不引起衛星的注意都難。
可是經過四個多月的衛星偵察,讓漂亮國觀察部門摸不著頭腦的是,這座新擴建的基地隻有跑道卻不見戰機。
偶爾有運輸機降落,可就是沒見到過一架戰鬥機,這一疑點成功引起了漂亮國的好奇心,而半月前有兩架運輸機從這裏起飛,在滬都落地,隔了幾天後又從滬都飛往華夏的沈飛製造廠。
這一發現讓漂亮國觀察部門決定派遣高空偵察機進行現場偵察,希望能獲取到這個新擴建空軍基地的準確情報。
這款綽號黑鳥的sr-71型高空偵察機出自大名鼎鼎的臭鼬工廠,其最大飛行速度達到3.5倍音速,最大飛行高度升限能達到三萬米,這稱之為“雙三”。
因此黑鳥偵察機比現有絕大多數戰鬥機和防空導彈都要飛得高、飛得快,出入敵國領空如入無人之境。
在前蘇聯、以及多場槍林彈雨中都未受到任何威脅,因為光一般的速度,在戰鬥的時候總是被追趕,卻從來沒有被擊落。
而且黑鳥偵察機還是第一種成功突破“熱障”的實用型噴氣式飛機,為此機身采用低重量、高強度的鈦合金作為結構材料;機翼等重要部位采用了能適應受熱膨脹的設計。
因為黑鳥在高速飛行時,機體長度會因為熱脹伸長三十多厘米;油箱管道設計巧妙,采用了彈性的箱體,並利用油料的流動來帶走高溫部位的熱量。
不過盡管采用了很多措施,但sr-71在降落地麵後,油箱還是會因為機體熱脹冷縮而發生一定程度的泄漏。
所以,黑鳥起飛時通常隻帶少量油料,在爬高到巡航高度後再進行空中加油。
另外黑鳥仍然是世界上有人駕駛的最快的飛機,並且保有兩項紀錄:76年7月28日當天,一架sr-71創下時速3529.56公裏的速度紀錄,以及25,929米的高度紀錄。
至今,還有很多飛機都沒有變過這個速度,可見這款偵察機的飛行速度是多麼令人驚歎。
再來說說它實戰表現,在猴國戰爭期間,漂亮國司令部下達的空中偵察飛行任務占全部飛機起飛架次的30%,在結束階段,偵察飛行的次數占同期在北猴國上空總飛行架次的45%。
當時猴國人民軍最先進的ca-75m防空導彈係統隻能保障對速度在兩千多公裏/小時以下的目標的攻擊效率。
雖然這種防空導彈係統經過必要的修正,完善各種戰鬥性能後,改進型係統戰鬥力急劇提升,已經能夠摧毀類似“黑鳥”性能的高空高速目標。
但戰爭已經結束,它們失去了證明自己的機會和用武之地,就此成全了“黑鳥”一架未被擊落的神話,所以這款偵察機的實戰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而即將進入退役序列的這架黑鳥,這是它的最後一次高空偵察任務。
而就在這架黑鳥起飛後距離華夏海岸線不到二百海裏的位置,就被華夏空管部門的對空雷達發現了。
這也歸功於它那所謂的隱身設計。黑鳥被設計為具有非常小的雷達反射截麵,這算得上是最早期的隱形設計了。
然而,這並沒有包括它的高溫引擎排氣,即使采用了大量的隱身技術,但是因為其在高速飛行時候巨大的紅外特征,和超高溫度,在很遠的距離上就會被雷達探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