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是采用這種布局能夠提升正配平升力吧?”
楊主任微微一愣,隨即明白過來邵凱要表達的意思,搖搖頭微笑著開口解釋起來。
鴨翼產生正配平升力的說法是有前提條件的,即這種飛機是靜穩定的或者在當時狀態下是靜穩定的,如超音速狀態。
而對於處於靜不穩定狀態的飛機,(放寬靜穩定度的現代戰機進行大載荷機動時往往就處於這種狀態)來說,其對比結果恰恰相反鴨翼產生負配平升力。
而正常式飛機的平尾產生正配平升力,也就是說,鴨式布局的升力優勢在這種狀態下可以說是不存在的。
鴨式布局的應用主要目的就是利用鴨翼正配平升力提高全機升力,這一用途多見於早期鴨式飛機和現代輕型飛機,解決或緩解超音速配平問題,給飛機俯仰操縱麵卸載,減小超音速配平阻力。
這麼一解釋,邵凱總算是明白了,不過他還是有點疑惑,難道這種布局方式就隻是簡單的為了提高升力嗎?
似乎是看出了邵凱的疑惑,楊主任再次開口解釋起來。
這種氣動布局能與機翼產生有利幹擾,推遲機翼氣流分離,大幅度提高大迎角升力,減小大迎角阻力,通過采用主動控製技術可以減小鴨翼載荷。
對減小配平阻力和提高配平升力有利,對重心安排有利,配合大後掠三角翼,縱向麵積分布較好。
機身後部外形光滑流線,超音速阻力小,更容易實現直接力控製,對提高對空/對地作戰效能有利。
同樣的采用這種布局方式低空操縱性較好,鴨翼位置靠近飛行員,有利於陣風抑製係統的應用。
好嘛,聽得邵凱同誌是連連點頭,他沒想到這一個新型氣動布局就能同時兼顧這麼多要素,而且還這麼優秀,就是不知道有沒有缺點?
不過麵對這位看樣機如同看自家孩子一般的主任設計師,他還是不敢主動問出來。
“那咱們這款殲10也能實現空中加油?”
頓了頓,腦海裏消化了一番楊主任介紹的氣動布局優勢,邵凱又指著駕駛艙右上方高高突起的受油管疑惑道。
“咱們不是已經能夠實現空中加油了嘛,所以新機的研發設計肯定要緊跟時代潮流嘛!”
楊主任說完邵凱笑笑,能實現空中加油,那就說明腿短的問題被克服了,之前的殲6、殲7、殲8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就是腿短,想要進行長距離飛行任務就得攜帶笨重的副油箱。
攜帶了副油箱就意味著占用了本該掛載武器的掛架,武器和航程總是做不到同時兼顧,現在新殲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這點,以後不怕油不夠了。
接著在楊主任的帶領下,邵凱又從減速板、武器掛架、起落架等機體關鍵部位對這架命名為殲10的戰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殲10,咱們國家終於有了獨立研發設計三代機的能力了,雖然隻是輕型機,但是有了輕型機,重型機估計也不會太遠了。
。您提供大神戰隼的長空鑄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