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王寧帶領著的三架蘇兩七成功返航,這場籌備了近兩個月的‘出鞘’演習正式打響。
千山基地地麵觀測人員經過嚴密細致的對比確認,試射的兩枚DF15均準確擊中預設的目標地點,誤差甚至沒有超過45米。
真可謂是十年磨一劍,今日把示君,這樣的精準度對於常年累月隱藏在這座大山深處的這支部隊不亞於立功受獎,整個基地裏掌聲雷動,歡呼聲連綿不絕。
而遠在京都的1號得知精確命中的結果也是心情大悅,親自打電話至千山基地表示祝賀,並命令他們再準備兩枚伺機發射。
好家夥,千山基地的所有官兵聽聞1號親自打電話對他們表示祝賀,所有人在這一刻沉默了。
他們雖然一年四季默默無聞隱藏在祖國的大山深處,可是1號的這一舉動證明他們所有人深藏功與名把持著這把國之利劍是值得的,祖國和人民沒有忘記他們。
全州場站,這次演習的藍方部隊,模擬守島力量,隨著兩枚導彈成功命中的消息傳來,整個場站立即按照演習預案開始行動起來。
全州港口,早已枕戈待旦的各大艦艇開始點火起錨,4支機械化陸軍團的將士們在各自指揮官的指揮下有序上艦,準備開赴遠在110公裏外的東音島。
東音島,東海海域一座麵積不到25平方公裏的小島,距離海峽中線12海裏,距離對岸的瀛洲島海岸線僅僅79公裏,可以說是非常適合這次搶灘登陸演習。
兩棲登陸部隊開始按照之前的預演將大型防禦裝備開始往滾裝船和運輸船上麵固定,登陸人員拎著武器扛著彈藥箱開始登船。
近兩個多月的相處下來,登陸戰士已經適應了民用船隻的漂浮不定,甚至很多旱鴨子的陸軍戰士還學會了遊泳。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弗州場站這邊也同時在行動,他們是這次演習的紅軍隊伍,負責對東音島發起進攻並進行登陸作戰。
一輛輛主戰坦克和兩棲裝甲車開出場站,榴彈炮和加榴炮等大型裝備也在各型牽引卡車的拖拽下向遠處的弗州港開進。
負責配合輸送兵力的民用滾裝船和運輸船也在調度人員的指揮下開始靠港裝載不能涉水的大型裝備。
軍艦不夠民船來湊,隨著一輛輛重型主戰坦克被牢牢固定在滾裝船甲板平台上,一艘海上移動炮台躍然海上。
而D海艦指的指揮官們看著軍民協作聯合固定武器裝備的這一幕所有人心中隱隱發酸,要是咱們有足夠多的軍艦,有足夠大的軍艦,哪裏用得著依靠群眾的謀生船隻。
這一切的根源追根揭底還是因為國弱民貧,不過兩個月的相處下來,沒有一名漁民退出,甚至有的船隻被損壞了他們不回家,就近選擇相熟的船隻上去幫忙,為即將到來的大戰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東海海麵上也沒有了昔日的熱鬧,所有的遠洋貨輪和大小漁船都在得到華夏軍方的通知後選擇了停航,海麵上也因為難得的安靜各種大小不一的海鳥開始遊曳嬉戲。
連續6天的轉運,參演部隊均已到達指定海域,而這6天以來千山導彈基地也沒有閑著,先繼朝著瀛洲島周邊再次發射了4枚DF15近程彈道導彈。
邵凱所在的海鷹中隊也連續出動了四個架次,每次都是貼海飛行,絲毫沒有被對方的對空雷達發現。
而此時的瀛洲島內人心浮動,雖然華夏軍方早在演習開始前就通過廣播和新聞通知了他們,這隻是華夏軍方的例行軍演,希望島上居民不要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