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九州風雷 補天之石(1 / 3)

“啊?”武三思駭了一彈慌忙道,“微臣……無異議。於今之計,是該派譴援軍營救西征大軍,死守蘭州。”

“哼……如果朕沒有記錯的話,這次西征的許多將領乃至主帥,都是你一力舉薦的。”武則天鼻子裏輕哼了一聲,眼神冰冷的看著武三思,仿佛自言自語一般的道:“那武懿宗和武攸寧,怎麼就不見了呢?莫非是被吐蕃人的鐵踏進雪堆裏變作了肉泥?”

“呃,這……”武三思心神俱駭強作鎮定,“微臣也……不得而知。”

武則天突然發作鬥然暴怒,重重一巴掌拍在禦案上:“此前朕已下達旨意去西征大營,勒令西征諸將聽從統一指揮合兵一處。為什麼、為什麼那馬敬臣還將軍隊屯守在外?如果合兵一處,吐蕃人怎麼可能如此輕易得逞!”

眾臣都嚇得一彈,沒有人再吭聲說話。

武則天餘怒難消,臉麵已然漲得通紅。上官婉兒急忙道:“陛下息怒,保重龍體!”

武則天深吸一口氣重重吐出:“朕,饒他們不得!”

這句話,每一個字都如同镔鐵雷錘敲在了眾臣的心頭。

冷場。升著爐火的禦書房中,仿佛比室外的冰雪地裏更讓人不寒而栗。隻有魏元忠輕聲道:“陛下,現在不是追討罪責的時候。此時降旨下罪,恐怕隻會火上澆油。當務之急……”

武則天點了點頭總算是稍稍平息了怒火。沉默半晌後她自己開了腔:“西征大軍要救,蘭州一定不能失。可是就連左右衛大軍都敗給了吐蕃人,我大周還有哪支軍隊可與吐蕃一戰?”

“有!”一記宏亮的聲音響起,美髯飄飄的張仁願挺身而出,“陛下,不可因一時之敗而氣餒!我堂堂中華且曰無人可敵吐蕃?微臣鬥膽,向陛下進言。”

所有人將眼光投到了張仁願身上。武則天雙眼一眯:“講。”

張仁願重重一抱拳:“微臣認為,西京薛訥所部的左玉鈐衛,與涼州都督唐休璟麾下右威衛,可與吐蕃一戰!”

“臣附議!”張仁願身為宰相上官,也沒有擺什麼架子,言辭肯切的道,“陛下,張仁願所言極是。切不可因一時之敗而妄自菲薄。薛訥所部左衛鈐衛,近在西京兵精將勇,招之即來來之即戰可堪大用;唐休璟常年坐鎮西域統率河隴,所部右威衛大軍驍勇善戰,更可托付重任。”

武則天思索了片刻道,“可是我西征大軍的主帥都不見了,何人可統籌這一場戰役?唐休璟雖然可靠,但他所鎮轄的涼州也是軍事重鎮不容有失,因此他的右威衛最多隻能配合作戰;薛訥有帥才,但資曆名望不足。讓他去指揮黑齒常之與唐休璟等人,顯然不妥。”武則天很自然的將眼神投到了魏元忠身上:“魏元忠,你可願去?”

“微臣願意!”魏元忠果斷的回答,但馬上話鋒又一轉,“但是陛下,請恕臣無能。這一場西征大役,微臣恐怕無力肩挑。”

“為什麼?”武則天顯然有點不快。

“請陛下聽臣直言。”魏元忠道,“微臣雖是文官,但也熟於軍事,本不該推托。但是,微臣如若掛帥,有此三弊:其一,不知敵。曆年來,微臣從未與吐蕃軍隊有過接觸,對他們知之甚少。在這一點上微臣已失先機。如果不是一場急切的營救之戰,微臣尚能勝任。但是現在, 微臣已經沒有時候去了解和摸索了。其二,不識地理。微臣從來就不曾到過河隴,對那一帶的天文地候一無所知。如今正當隆冬冰封時節,行軍在外不識地理就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其三,不知己。左右衛與薛訥唐休璟所部的將軍士兵,微臣無一人認識。誰有所長誰有所短全然無知,到了軍中也無法做到量才用度指揮若定。綜上三敘,微臣不知己不知彼亦不識地理,因此萬不敢匆忙之中接掌帥印。”

“連你都不肯接掌,誰還勝任?”武則天既失望又有點生氣,忿忿然的瞪向了堂中眾人。

張仁願遲疑了一下,終是沒有吱聲。他的情況與薛訥相似。雖有能力也得皇帝信任,但無奈名望資曆不足。

“陛下!”突然一個聲音響起,“現有擎天大柱補天之石在此,為何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