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九州風雷 豪賭(1 / 3)

傍晚,皇城,萬象神宮。

雪仍未停,屋頂上積壓了厚厚一層。萬象神宮是純木質結構,猶恐在這樣的大雪中被壓榻受損,於是每天都有專人清理屋簷上的積雪。

狄仁傑來到神宮門口時,恰巧若大的一團雪塊從天而降,險些砸在他的頭上。眾人一陣驚呼,看清來人是狄仁傑後,更是連呼慶幸。正要有人上前來給他賠禮道罪,狄仁傑卻大步不停的走進了深宮。

此刻,皇帝必然心急如焚。旁的事情,狄仁傑都無心去顧忌了。

武則天正在禦書房中批閱奏折,聽聞狄仁傑求見,頓時精神一震:“速宣他進來!”

狄仁傑入見,武則天摒退了眾人請他坐到火爐邊。眼見狄仁傑一副勞累不堪的樣子,嘴唇都已凍作青紫,武則天既感且傷的道:“懷英,且不論此行成效如何,朕看到你這副模樣真是於心不忍啊!”

狄仁傑的確已是凍得渾身僵硬,再加上旅途的疲勞,氣色極差半晌說不出話來。喝下了皇帝賞賜的熱參湯,他許久方才緩過神來道:“微臣無狀,請陛下恕罪!”

“懷英不要見外。下了朝堂,你我不過是朋友爾。”武則天言辭肯切的道,“你也不必如此著急來向朕覆命,歇息一日明天奏來又有何妨?”

“軍情如火,不容半點拖拉。”狄仁傑擺了擺手。但見他一雙手都已生了凍瘡,幾處破了口子流出殷紅的血來。

武則天其實也是挺心急的,忙道:“那……可是將人領來了?”

狄仁傑平聲靜氣道:“既來了,也沒來。”

武則天不解:“此話怎講?”

狄仁傑道:“陛下勿急,聽微臣詳細道來。劉冕,的確是與微臣同乘一車,頂風冒雪日夜兼程已抵神都,目前暫回自宅歇息了。”

“那便是來了。”武則天略微放心,複而又疑惑道,“那你又說‘沒來’,作何解釋?”

“是這樣的。”狄仁傑輕擰了一下眉頭,“微臣去汴州,將前因後果詳細告之了劉冕。他當即決定,主動請纓接掌帥印。但是……”

“但是什麼?”

“他提出了三個條件!”

“條件?”武則天始料不及眉梢一揚,“何等條件?”

狄仁傑早已打好腹稿,不急不忙言辭委婉的將劉冕所提的三個條件,說給了皇帝聽。

武則天聽完,喜怒不形於色,也未急於表態,隻是沉默。

沉默良久後,她站起了身來,拖著長長的白狐裘袍,在禦書房中來回的踱起了步子。

半晌,武則天開口道:“懷英,你可曾想過,劉冕所提的這三個條件,是何等的過分?”

狄仁傑也不急於辯解,隻是回道:“是。咋一聽來,的確是很過分。”

武則天畢竟非尋常之人。她是在想,既然是如此過分的條件,以狄仁傑的省事明理,為何還要轉達給朕來聽,這不是把劉冕往斷頭台上送麼?這其中必有原委!

於是道:“那你是怎麼想的?或者說,劉冕是如何陳說理由的?”

“陛下英明。請聽微臣細細說來。”狄仁傑心中稍喜,皇帝有耐心聽下去,這便是好兆頭,於是侃侃道,“劉冕所提第一條,是不治罪。”

武則天接過話來:“如果朕沒聽錯的話,是專指‘不治左右衛將軍戰敗之罪’。他這是明目張膽的在袒護馬敬臣等人呀!懷英,國法森嚴軍規無情,不管怎麼說,馬敬臣私調兵馬已違軍令。這是怎麼也說不過去的。”

“陛下,請容微臣稍進一言!”狄仁傑正色道,“微臣曾經執掌律法多年,劉冕此舉,微臣卻完全能夠理解。律法不外乎人情,馬敬臣為何私調兵馬,原因有待查明,此其一也;其二,吐蕃突然來襲,正是馬敬臣揮師回救,才使得西征大軍得以撤退。若非如此,西征大軍的損失恐怕隻會更加慘重。其三,如今我軍初敗士氣低落,當務之急乃是重拾人心整點兵馬振奮軍心,以圖克進。從大局上考慮,這時候也的確不該自斷臂膀處罰將軍。所以微臣說,劉冕所提的條件,隻是表麵上聽來比較過分。細下思究,不無道理。而且,他是從大局出發來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