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巧斷懸案(1 / 2)

次日、正午、陽光燦爛,安門武院議事廳掛紅結彩,好不喜慶熱鬧。廳內也坐滿了本鎮的名士富紳,人人都喜笑顏開,紛紛向趙畢興與項羽的結拜祝賀道喜。

主位的兩張虎頭椅上,分別坐了趙都與範增,倆人臉帶笑容,頻頻向眾賓客拱手回禮,趙鴻義更是喜上眉梢,直對項羽讚不絕口。

“此次出來倉促了些,老夫也沒想到賢侄們會有如此機緣,所以也沒有準備,這區區二百兩黃金權當老夫給他們的賀禮吧,還望笑納。”範增對趙鴻義抱拳說道,然而話中最後幾個字卻是對著趙都說的。

一個錦衣侍衛立即托著盤子快步走向趙鴻義,盤子裏發射出燦燦一片金光,實在令人饞延。賓朋中立時有人發出驚歎,趙鴻義也滿臉光彩,忙拱手回敬道:“先生也太客氣了,如果以後項梁府有用得到我趙鴻義的地方,在下定盡微薄之力。”

“不敢、不敢!失敬啦!”項羽說話間,快步走到趙鴻義身前,鞠躬抱拳道:“久聞義父深通兵法,今後還望義父不吝賜教。”

“哈哈……”趙鴻義朗聲笑道:“有你亞父在,我那點知識充其也就算是起蒙啦。”

趙畢興也躬身範增麵前,抱拳說道:“當今天下,如論才學韜略,試問誰還能與前輩你相提並論?以後還望前輩不吝賜教才是。”

範增笑著起身,走到趙畢興身前說道:“嗬嗬,賢侄此話差矣,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你們才是俊傑之輩啊!”說罷伸出雙手拉著趙畢興,又是撫其身,又是摸其頭的,極是關懷。

趙都看在眼裏,知道範增是在摸測趙畢興的骨相,故笑而不語。

趙鴻義看在眼裏,更加歡喜不已,也站起身來說道:“先生如不嫌我武院簡陋,不防就在此多住幾日。”

範增款款說道:“趙總教頭說那裏話,老夫豈敢嫌貴院簡陋?實則我等人口眾多,不敢多有打擾。”

趙鴻義再言欲留,項羽腦海中閃過主意,立即抱拳說道:“義父盛情難卻,那項羽就多有打擾啦。”

你道項羽心中有什麼主意?自是那草圃中的仙女了。

趙鴻義心中滿是喜歡,朗聲笑道:“好,甚好,你們兄弟倆便可多多相互學習,哈哈……”

一時間大家暢所欲言,廳內氣氛倒也融洽歡快。

天安鎮在豔陽下微微顯出倦意,攤販們卷縮在陰涼處,歪著腦袋呼呼午睡,突然被一陣吵鬧驚醒,抬頭探看,隻見一群人吵嚷著湧進安門武院的公正堂。眾人知道又有熱鬧可瞧,忙呼朋喚友也紛紛湧向公正堂,一時間武院內人聲沸騰好不熱鬧。

吵鬧聲自然也傳入不遠處的議事廳,眾賓朋也不由紛紛側目。不一會兒,便有家丁跑來回話吵鬧之因。

原來有倆個外鄉婦人,在回鄉訪親的路途中相識結伴而行,其中一婦人還帶了繈褓中的嬰兒回娘家抱喜。

誰知來到天安鎮後,倆人竟為嬰兒發生爭執,都說自己是嬰兒的親娘。此事又無旁證,那嬰兒年幼,自是不會指證真偽,所以倆婦人撕打得不可開交,便被當地人帶到了公正堂。

眾賓客無不驚歎竟還有這種離奇之事,於是紛紛指責那冒認之人。範增也好奇,問道趙鴻義“我等能否也去看看究竟呢?”

趙鴻義起身說道:“當然可以,但我們曆來的規矩是隻旁觀,不斷定。”

“此事無旁無證,倒也難斷定誰是真偽。”賓朋中有人說道,眾人連連點頭稱是。說話間,眾人也紛紛起身,又湧向公正堂湊熱鬧去了。

那武院的公正堂不是衙門,所以也沒有公案戒律,更無刑具獄房。堂中設有一長桌,並無凳椅,糾紛雙方各站一邊,長桌也是僅供陳列證物而用,那嬰兒自然不能丟在桌上任其啼哭,而由另一當地婦人抱著喂奶。

公正堂雖不是衙門,此時卻有一衙役在現場維持秩序。不過來看熱鬧的群眾倒也很自覺地圍在兩邊,並無擁擠推搡,更無人喧嘩起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