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暗流湧動(2 / 2)

桓典說:“曆來立儲都是大事,漢室衰頹已久,國需賢君啊。”

王允皺著眉頭說:“曆來幼寢長席,都是紛爭之始啊。何況,世傳魯國孔文舉四歲讓梨,幼時了了,可在李元禮家,太中大夫陳韙還說‘大未必佳’呢。未來之事,言之尚早。”

桓典也覺得早了,這孩子說不定還玩尿泥呢。與王允商定,先書奏上了,隻議立儲,不涉其餘,看看天子什麼反應。*********************************************************************************

當晚,何皇後就知道了劉協對劉辯說的所有話。

她靜靜的盯著油燈的芯兒,沉默地想著心事。

他既然說“你將來做了天子…….”,那他肯定就沒有這個念頭。是他太小不懂事呢?還是董老婆子根本沒有教他?

這個小孩子,真的是什麼都不懂的蠢貨嗎?今天的事情,自己做的還沒有小孩子做的好。當時自己還不覺得,還鄙夷他,待返回後,兄長給自己一分析,才知道原來是自己失禮了。

董老婆子若是知道這孩子心中所想,怕是要立即氣得吐血三升吧?她心血白費,一定無地自容了。哈哈,這才是她自作自受!

宮娥偷眼看著何皇後,隻見她臉色在燈光閃爍下,忽青忽白,忽明忽暗,忽而笑顏若花,忽而猙獰恐怖,頓時覺得一股涼氣從腳底衝出,嚇得腿立即抖起來,大氣都不敢出。

***********************************************************************************

光和六年,深秋,天子臨時簡拔侍禦史桓典、王允於南宮講讀,桓、王二人上疏建言立儲。書奏不省。群臣議論,遲遲未果。

光和六年,冬季,青州大寒,塘冰三尺,凍斃牛馬無數,多縣遭災,鄉人驚疑,逃亡京師者眾多。而京都朝議,群臣爭辯嫡庶之利害,災情疏上三日而不決。

***************************************************

河北等地,有些衙門無端的被用白土刷上了“甲子”二字,吏員們竟沒有一人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驚疑之外,也憂心忡忡。

洛陽城中,暗流湧動,人心惶惶。

中常侍封府。

封諝早有命令,他的書房附近三十丈,沒有一個下人靠近。

如今他臉色陰沉,默不作聲,雙眼射出陰慘慘的寒光。

他的對麵,靜靜坐著一個高大的漢子,黃臉長須,滿臉豪氣。

半晌,封諝說:“馬先生,此事重大,我需要考慮啊。”

大漢輕聲道:“你若不敢,我不勉強。因為人選很多。”

封諝說:“我不是不敢。我可以答應做,不過要給我些金子,我要留備逃亡路上用。”

黃臉漢子說:“可以。為我們做事,必不會讓你吃虧。”

***************************************************

黃昏,一個黃臉長須大漢,身高九尺,鬥笠遮臉,從封府偏門出來,迅速上了外麵一輛牛車。

趕車的漢子低聲道:“渠帥,咱下來去哪裏?”

“先出城,往東十八裏,有人接應。”

“諾!”

催動牛車,往城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