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又戰宛城(1 / 2)

自從張曼成在陣地上被秦頡殺掉之後,趙弘就被推舉為新的首領。趙弘是個很重視戰術的人,許多人信服他。所以,周圍敗散的黃巾殘部,紛紛來投奔他。導致最多時,達到十萬之眾。

當然,這十萬裏麵老弱居多,最多可以搖旗呐喊,戰陣拚殺,卻是不行的。黃巾大軍中的能戰之勁卒,日漸凋零。

宛城裏麵,有很多秦頡前些日子搜刮來的糧食,城牆的工事也是非常嚴密。

趙弘為了避免攻城血戰,打出自己的大旗,揮軍來戰,不過並不攻城,隻在城下叫罵不休。秦頡見黃巾軍老弱不堪,並不敢攻城,以為可以勝券在握,率軍出城來攻。

趙弘見誘出秦頡主力,立即引軍後退,卻安排大將韓忠繞道到城門處,以數百精卒立即開始奪城,沒有多費力,就拿下了宛城。

秦頡多日搜刮,得罪了南陽的無數士紳豪族,好不容易積累了無數金銀和糧食、布帛,卻被黃巾軍輕易的全部奪取,氣的差點炸了肺,顫悠悠地,在城下指著韓忠叫罵:“我誓殺汝!”

韓忠見這狗官氣的,話都不利索了,隻是冷笑著,絲毫不予理會。

趙弘大旗一指,全軍又殺來,秦頡士氣不振,退又沒有城可退,無奈率軍逃走,被趙弘在屁股後追殺了半天,死傷慘重。

趙弘的部隊在山野間奔走多日,衣食不繼,狼狽之極,占據宛城之後,總算有時間可以休整一下軍隊。

由於趙弘集結的黃巾勢力比較大,而且距離洛陽很近,隻有三百多裏,朝廷非常重視,安排西鄉侯朱儁、荊州刺史徐璆和南陽郡守秦頡聯合所有的力量,共同圍攻宛城。

宛城其實並不高,也不雄偉。可是城上防禦工事非常齊備,城內糧草充足,軍械鎧甲齊全。趙弘吸取了教訓,能不出城,就不出城,憑借城牆和工事,與官軍慢慢消耗起來。在他看來,官軍來圍城的兵馬越多,去別處攻打黃巾軍的部隊就越少。今年的黃巾起義,是典型的遍地開花,官軍四顧不暇,就有利於起義的順利進展。

秦頡奪城心切,嚴令部下不得後退,急攻多日,不僅未能攻上城牆,反而麾下死傷最多。部隊士氣一落再落,靡靡不振。

朱儁和徐璆麵對這種烏龜戰術,也一籌莫展。因為幾方麵的官軍士卒,合起來才一萬三千餘人。

兵法上說,十則圍之。自己還沒有黃巾軍人多,不過是青壯較多,戰力稍強而已,根本無力全麵攻城。

雙方就這麼一直對峙起來。

**********************************************

中國自古以來,從不缺乏擅長拖後腿的人物。

兵凶戰危,前線打仗生死難卜,後方照常歌舞升平。若是領軍人物,曾經不小心得罪過朝中的誰誰,那他在前方戰鬥時,就少不了會被彈劾和攻擊。

洛陽周圍並無大事,所以,一些臣子閑來無事,就盯著前線的戰事。戰事順利,則漠然處之,暫不聲張;戰時稍有不諧,則苛責不休,口誅筆伐。

前一次,朱儁在長社,被波才的大軍打敗,當時就被一大堆人圍攻,紛紛表奏要處罰他。後來皇帝大概是考慮到用人之際,沒有動他。

這次,圍城多日,一直損兵折將,卻毫無進展,於是,又一大堆人舉報他,稱他“玩寇以自安,養寇以自固,譽寇以自重”,懷疑他故意延誤戰機,圍而不剿,借機攬權索錢,大帽子扣了一個又一個。

剛開始傳播這類謠言時,皇帝並不相信,因為他多少明白這些大臣的尿性。可是後來傳得玄乎了,皇帝就謹慎起來。

有些事,寧信其有,不可信無啊。皇帝馬上就喊人下詔,要征還朱儁,不讓他繼續呆在前線軍中。

司空張濟,今年因病罷職,然後以大司農張溫任司空。張溫,字伯慎,南陽人。京中有消息人士稱,他這個司空,是花了一千五百萬錢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