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接著說道:
“朕想讓你率領你的麾下五百水師,乘是十艘戰艦,順著日本暖流到日本島東側,再順著北太平洋暖流一直往東行進,直到北美洲。
然後再順著海岸往南,一直到印加文明的高原地帶,那裏有一些土著居民,他們栽種了一些很重要的農作物,是高產作物,拿回來有大用處。
拿到之後,你們再回頭往北,到赤道北邊,有一道北赤道暖流,順著它就可以回到呂宋,再由呂宋到北上返回長江口,這一趟順利的話大概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
當然不管多久,隻要你們能完成這個使命,帶回了朕想要的東西,朕就赦免你的死罪,並給你封爵。”
趙桓使用了好些後世的地理名詞,高遠鴻哪裏聽得懂?茫然的望著趙桓。
趙桓吩咐侍衛:“把他的手腳鐵鏈都去了。”
侍衛趕緊上前取掉了高遠鴻的手銬和腳鐐。
高遠鴻激動不已,皇帝對他太信任了,他可是死囚啊。
跟在皇帝身後的貼身侍衛曹晟,他也是名門之後,平時跟高遠鴻關係還是不錯的,但對方是死囚,那他就不能夠掉以輕心。
因此手按劍柄,上前一步盯著高遠鴻,以防他對陛下不利。
趙桓卻擺擺手示意無妨,並將高遠鴻叫過來,拿起桌上自己畫的一張太平洋地圖說道:“這就是東海。”
接著趙桓把自己畫的太平洋地圖給他看。
當然這個時代是沒有辦法準確的測量經緯度的,雖然趙桓知道六分儀,但是六分儀要製造出來需要一個過程,同時還需要非常精確的鍾表作為輔助,因為要計算時間。
擔心一時半會製作不出來,所以這次趙桓冒險讓高遠鴻
利用北太平洋的呈回旋狀的暖暖流,從日本海東渡到北美洲,再順著寒流下到中美洲。
完成使命之後再從中美洲順著北赤道暖流回來,因為暖流是經久不息,持續不會停止的。
就像海洋上的河流一樣,順著暖流漂流,隻要方向不錯也能過去,類似的橫跨太平洋在近代史上曾經出現過。
當時的西班牙航海探險家烏達內塔,第一次從歐亞大陸橫跨太平洋到達美洲大陸,就是走的這條航線。
他駕駛帆船北上,經過日本東麵,利用由西向東的暖流橫跨了整個太平洋,到達了北美洲,曆時四個多月。
然後跨過海岸南下到達墨西哥,最後用麥哲倫發現的從東往西橫跨太平洋的橫線,再回到菲律賓,從而成功的將太平洋繞了一圈,橫跨了兩大洲。
趙桓回來的路線沒有選擇麥哲倫的那條線,那條線畢竟要到南美洲,太遠,他同樣利用了北赤道暖流,讓高遠鴻順著白赤道暖流往回走,既然利用暖流過去沒問題,回來也應該沒問題。
當然海上航行各種難以預料的情況十分複雜,這次去真可謂凶多吉少。
但是高遠鴻原本就是死囚,讓他去戴罪立功,給他一個機會,也給自己一個試探。
趙桓太著急想獲得來自中美洲的土豆,玉米,番薯,橡膠,煙草這些經濟作物,擁有這些東西,對於大宋人口發展和經濟繁榮將具有決定性的舉足輕重的作用。
而這個時代隻有美洲原產地才會有這些東西。
他不知道比大航海早了三四百年的宋朝,在美洲是否已經出現了這些經濟作物,這也必須去投石問路,也許沒有出現,也許撲個空,但趙桓必須做一個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