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他大致算了一下,差不多有一半的人是交了白卷的,要知道司天監做的主要是兩項工作,一個是觀測天上的星星位置變化,看看有沒有慧星之類的。別一個是修訂曆法。

對於航海需要的定位,司天監很多人並不熟悉。

趙桓沒有去那些所謂的經驗豐富的水手中挑選擅長定位的人。

畢竟在宋朝,所謂經驗豐富的水手或者領水員,也就是熟悉的水道,大致能看天上的星座來辨別方位。

而且宋朝海外貿易基本上都是東南亞沿海,船基本上是沿著能看見陸地的航線在航行,不會偏離開大陸太遠,橫跨海峽也是有大致方位的,有羅盤做指導,不會偏離太遠。

這種近海航行的經驗放在浩瀚無際從沒去過的太平洋,那就根本用不上,必須要從理論上解決定位問題。

而學會這一套,必須要有相應數學氣象學和天文學等相關方麵的知識了,這些就不是大多數目不識丁的領水員所能具備的。

再說了,趙桓一時半會兒也沒有地方去尋找哪一個領水員有這樣的本事。

他隻能從司天監裏麵找技術好的,能夠聽得懂他說的知識的,由他來教這些司天監的書吏,再由他們去擔任這次遠航的領水員,也就是導航員。

所以他才從司天監四十歲以下有知識有經驗的官員中挑選。

可是他很失望,一半以上的司天監的官吏居然基本的定位都不會。

於是等這一半官吏離開之後,邵成章把空卷放了一邊,把寫了答案的呈送給了趙桓。

趙桓挨個看了一下,這十來個官員基本寫的是用測量太陽或者北極星的高度的方法來確定自己大致的位置。

其中有幾個寫得很細,包括如何測量高度,如何換算成大致的位置,並從大宋的北邊到南邊主要的北極星的高度,以及如何演算都寫了出來。

趙桓不禁點頭,看來司天監裏也不全是飯桶,還有真才實學的,剩下的幾個寫的就不知所雲了,趙桓看不懂,也不想去研究這些理論。

他都看不懂,那說明沒有流傳下來,說明應該沒有什麼應用價值。

於是把那幾個不知所雲的也都讓他們走了,隻剩下十個寫的比較精確的。

接著趙桓問出了一個幾何學上比較難的問題,趙桓拿出了一份試卷說道:“這裏有一道幾何題,已知球的半徑和圓心角,求兩個球上的點的距離。”

說著吩咐邵成章把那題交給了這十個司天監的官吏。

這實際上是中學的一個幾何試題,用餘弦定律能夠求解。

因為在航海中需要各種測算,如果能做出這樣的題,那麼就能聽懂趙桓告訴他們的航海中需要的各種計算。

這題拿下去之後,幾個人圍在一起看了一下,趙桓發現至少有一半臉上是茫然的,根本不知道這題怎麼解。

畢竟司天監的人雖然擅長數學,但是解這樣的幾何題還是有難度的。

。您提供大神沐軼的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