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熟知日本的曆史,知道一年之後日本就會爆發平忠常之亂,有點類似於唐朝末年的安史之亂,戰鬥持續了兩年,雙方僵持不下。
兩年之後平忠常病死,這場戰亂才最終停止。
這是趙桓作出一係列判斷的重要原因。
和王有些擔心,說道:“可是我不會領兵啊,我也沒領過兵,怎麼打仗?”
“放心吧,既然白河法皇投石問路,想試探我大宋,我會給他一個滿意的答複。
並且我們駐紮在關東和蝦夷地的軍隊會出兵幫助你夾擊平忠常的叛軍,而且名義上蝦夷地的宋軍歸你指揮,但實際上我會派大將來指揮作戰的。
你不用管具體的軍事行動,表麵上做做樣子就可以了。”
和王立刻答應了,心裏也感到踏實了。
聽到趙桓說了這麼多,和王心癢難耐,恨不得此刻就開始大展拳腳。
趙桓瞧他急不可耐的樣子,笑道:“別著急,這件事要慢慢的一步一步來,我需要先去跟咱們的太上皇商量這件事,畢竟你是他兒子,是我弟弟,你的婚事得由他來決定。”
和王頓時又把心懸起來了,說道:“那萬一太上皇不答應,又或者我母妃不同意,怎麼辦?”
剛說到這,他又釋然了,笑道:“現在太上皇和母妃怕你怕的要死,你的話他們不敢不聽。”
趙桓笑了笑,又說道:“然後我會起草一封國書回信,並召見大和國使臣,把這門婚事和我們的一些打算告訴他,等待白河法皇的答複。
這一來一去估計要幾個月,最快你也得年底才能去。”
和王點頭:“我明白了,那這半年我該做什麼準備呢?”
“你這半年我會讓禮部派精通日語的官員來教你日語,你到了那兒,最好能夠用他們的語言跟他們交流,才能更快的融入,他們才會接受你認可你。
也才能實現我交給你的任務,什麼時候都帶著你翻譯,人家久了就會生分,認為你是外人,不會把你當成自己人。
放心吧,日語其實很容易,因為這個時候的大和人還沒有文字,他們使用的是我們漢人的文字。”
這個時代消息太閉塞,對大和國和王從來沒有去做一個這樣的細節,當然更不知道。
很是好奇的問道:“聽說東瀛地方已經不算小了,怎麼會沒有文字呢?”
“是呀,在大宋的時候大和國曾經經常派遣唐使到大宋來學習文化,派了很多批留學生學習大宋的各種規章製度,拿過去照抄照搬,用作他們國家的製度,其中包括文字。
因為這之前他們是沒有文字的,我們有現成的文字,當然直接就可以用了,不過讀音跟咱們不一樣。
但是他們的書用的全都是漢字,你是可以看懂的,所以學起來比較容易,關鍵要把語言這一關過了,半年時間你能搞定嗎?”
和王畢竟年輕,又是個富貴閑人,不需要做別的,半年時間來專攻日語的話,他有這個信心,至少能夠日常交流沒問題。
當下點頭說道:“我會努力的,爭取半年之後到日本能夠開口跟人交流。”
“那樣就最好了,說到日語我倒有個想法,你到了日本之後,他們現在開始創造一種叫片假名的文字,是用漢語的偏旁筆畫來創造的。
你去了之後要把這廢掉,當然它的出現是因為漢字文字的普及程度不夠,而片假名就是用來表音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