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當年林家,卞家和金家是世交,平時來往較密,而三家的孩子,也經常在一起玩兒,盡管年齡有懸殊,但三人關係比較好。
林知音和金雅蘭兩個女孩子都同時喜歡上了卞昆鵬,但卞昆鵬卻喜歡上了比他和林知音都小兩歲的金雅蘭。
但卞昆鵬和林知音從小長大都在一個學校讀書,而且不是讀一個班,就是讀同一個年級,兩人經常在一起討論學習,一起上下學。
所以林知音一直認為卞昆鵬喜歡自己。
而且當時林知音的父親做官,卞昆鵬和金雅蘭的父親都是商人,在那個崇尚權力的年代,林知音總比卞昆鵬和金雅蘭多一點優越感。
因此即使林知音察覺到金雅蘭和卞昆鵬有些親密,但她從來沒有在意,在她的心目中,她總覺得卞昆鵬會選擇自己而非金雅蘭。
誤會就是這樣產生的。
因為害羞的年齡,害羞的年代,卞昆鵬和金雅蘭的愛情處於地下狀態,他們瞞著大人,瞞著旁人,偷偷地互訴著衷腸,約會,寫信。
沉浸在愛河中的兩人,都沒有注意到卞家已經與林家定了親事,直到有一天,卞昆鵬的父親告知他這事。
卞昆鵬當然強烈反對,但家長們隻是通知卞昆鵬而已,並不要他作決定或選擇,因為卞昆鵬的父親要投資的很多項目,都需要得到林知音父親的同意和支持。
沒有林知音父親的支持,卞家的生意在那個年代,幾乎寸步難行。
所以如果卞昆鵬拒絕這門親事,從此卞家就沒有他這個孩子!
卞昆鵬不想把事情鬧僵,他希望和平解決這件事情,於是他去找了林知音父親,跟他說了自己喜歡金雅蘭的事。
在卞昆鵬的心目中,林伯伯就是慈愛的長輩,天真的他相信自己的困難跟林伯伯講了,他會妥善解決的。
沒想到平時和藹的林伯伯一聽他不喜歡自己的女兒,衝著他發怒了,還要他滾!
婚約是取消了,卞家也因此得罪了林家,卞昆鵬的父親氣得嚷著不認他這個兒子。
而什麼都被蒙在鼓裏的林知音卻以為自己的父親反對著婚事,於是又哭又鬧,非要嫁給卞昆鵬。
她父親不同意,林知音還企圖割腕自殺。
卞昆鵬的父親見到了希望,懇請著林知音父親再考慮一下婚事。
見自己的女兒要死要活非嫁卞昆鵬,林知音父親終於放出話來,說道:“隻要你家小子同意,答應好好待我們家知音,我就沒話說了!”
卞昆鵬的父親回到家,不聲不響便給自己兒子跪下,什麼也不說。
卞昆鵬被嚇住了,可他不想放棄金雅蘭,於是他“撲通”一聲也跪下了,父子倆就這樣僵持著。
最後,卞昆鵬的父親不跪了,起來一聲不響出了門。
卞昆鵬不知道,他去找了金雅蘭和她的父親了。
聽了卞昆鵬的難處和請求,金雅蘭的父親沒話說,大家都是朋友,他也是生意人,知道那個年代生意人被官壓著的辛苦和無奈,可是他很疼愛自己的女兒,她不想委屈自己的孩子。
懂事的金雅蘭聽了悶聲不響,她回到房裏一個人不吃不喝躺了一天,第二天她起來給卞昆鵬寫一封絕交信,然後便出了國留學去了。
“一年後,我跟你母親結了婚,”卞昆鵬歎道:“在你外公麵前,我發誓婚後一心一意對你母親。
其實你母親很單純,她根本不知道林家和卞家背後的那些事,所以發誓時我是真心實意的,我跟你母親也不是沒有感情,隻不過更愛雅蘭罷了……
婚後我一直沒有跟雅蘭聯係過,我隻知道她去了國外,一是因為當時聯係並不方便,二是她是有意躲著我,三是我也沒了心思,心想既然成了親,與她聯係又怎樣,我總是不能跟她在一起的,那樣反而會傷了很多人。
後來你媽生下你後,我就更沒心思與他聯係了,後來你爺爺去了,我大學畢業,按他的遺囑,在政府找了份工作,每天我隻一心一意工作,做個稱職的丈夫和父親……
但我終是有些不甘心,畢竟我與雅蘭那麼相愛,於是我偷偷保存著她寫給我的那些情書……沒想到就是那些情書,害死了你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