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一聽我問,便有些支支吾吾:“我、我爸媽知道。”
何莉莉恨其不爭地拍他腦門:“別瞎說啦,堯哥,劉叔叔他們壓根不知道,人家忙著呢。”
“行吧,那我們得先上門拜訪一下你母親。”我說。
這事兒要是不知會大人,指不定會鬧出什麼幺蛾子呢。
小孩子,哪怕已經十六七歲,也隻是外表看起來像成年人而已。
不靠譜是少年代名詞,畢竟哥們兒也是從那個時期過來的。
我們就抽了個時間,登門拜訪。
本以為這大富之家,又不認識,肯定難見麵,沒想到劉媽媽很和氣。
她沒有何莉莉的媽媽那麼漂亮知性,卻是個十足的賢妻良母,熱情地款待我們。
得知我們的來意之後,她也沒有特別驚訝,隻表示自己的擔憂。
“我也很想小王能早點回來工作,就是不知道她侄子情況怎麼樣了。”
“恐怕得去看看,她家在哪?”
“香城縣,如果真是有疾病之外的問題,這筆錢我們出了。”劉媽媽說。
香城縣距離青州200公裏,在兩省交界地,咱也沒想到,劉超這小子能一杆子把咱們支到這裏。
這一次我們是六個人,兩台車。
我和劉文龍開一輛,劉二姐開一輛,載著劉媽媽、劉超和何莉莉,一起浩浩蕩蕩出發前往香城縣。
咖啡館不能關門,楊曉玲就留守了,臨走的時候,她咱三叮囑我:“堯哥哥,有事一定要喊我。”
我敷衍地答應她,能有啥事呢?
真有事,她也幫不上忙——要是連我和劉文龍都搞不定的鬼,恐怕隻有請趙利三、沈旎出馬了。
鑒於沈旎最近逼婚逼得凶,逼的毫無邏輯,我不愛見她。
200公裏說近不近,說遠倒也不遠,我們早上出發,中午就到了。
這些年國家飛速發展,小縣城也普遍繁華起來。
王姨雖然出生在農村,卻是一直在青州務工,而且是妥妥的高收入群體,老早就在縣城購置房產,兒子的婚車婚房也都買了——她兒子才讀高中而已。
至於她侄子,家庭條件更是不錯。
早年她哥哥嫂子在王姨的資助下,在縣城開了一家餐館,兩口子起早貪黑,努力經營,如今也成了小康之家,有幾套房兩台車,日子過的不錯。
她侄子王皓,今年22歲,剛好和我同歲,大專畢業,待業在家。
倒也不是找不到工作,再不濟家裏還有個餐館等他繼承,主要是遊手好閑慣了,喜歡打遊戲,和朋友一起遊山玩水。
實名羨慕他曾經的生活狀態。
我們抵達王姨家的時候,她正在睡午覺,對我們的到來十分驚喜。
這是一座160平米的大房子,收拾的幹淨整潔,可見女主人多細心、多熱愛生活。
一家四口的合照掛在牆上,溫馨幸福。
“姐姐,你怎麼來了!”
王姨握著劉媽媽手,很是激動,眼圈通紅。
“小王,你怎麼瘦了這麼多啊?!”劉媽媽心疼不已。
雖說是雇主和保姆的關係,但20年下來早已情同姐妹。
劉超姐弟幾個,也是她看著長大的,感情很深。
來的時候,劉二姐後備箱裏塞滿了禮物。牛奶、燕窩、高檔牛肉和水果等等。
看樣子,劉家的確是富有又善良,所以大家別總說為富不仁這種話,什麼群體都有好又壞是不是?咱得辯證地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