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蔡邕府。
“長年累月維持君子之風……”
“真有此等人物?”
蔡琰放下手中金色書冊,眼底泛起精光。
她的父親蔡邕是大漢名臣,博學多聞,稱為一代大家並不過分。
自幼她在父親的熏陶下,頗具才幹,隱隱有著小大家的風範。
如此學識,當然明白日記裏所說的有多難,偶爾冒充君子可行,但偽裝一輩子,此人心性極為恐怖。
崔鈞日記副冊的出現,令她起了濃厚興趣。
以她的見聞,能夠肯定這件物品超凡,絕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擁有。
為此還特地火燒水浸,刀劃劍刺,都無法傷日記分毫。
她對所說的未來之事不確定真偽,但從記錄裏,得出一個結論。
崔鈞是真的相信記錄的未來。
出於對金色副冊神奇的敬畏,她選擇姑且信任日記內容。
問題來了,蔡琰淡淡一笑。
“在後世,蔡琰之名也有留下一席之位嗎?”
她的容貌尚可,不以美色聞名,能被崔鈞惦記上,隻有一種可能。
那就是才學得到廣泛認可,享有一定知名度。
蔡琰眼神陷入迷離,甜甜暢想未來。
若讓崔鈞知道蔡琰內心想法,估計驚掉下巴。
不愧是著名的才女,通過簡單文字記錄,居然能分析出部分事實。
其實吧,東漢末年讀得起書的女子,皆有可取之處。
因為想讀書,家境得好,在這種環境下,起步就是後世的名校生。
不過,崔鈞無從得知蔡琰的彪悍。
此刻,他正在和華佗套近乎,或者說華佗在主動套近乎。
當前時代,任何一門醫術都是寶貴的,更何況輸血之法這種層次。
兩人相談甚歡,從血型匹配談到提取凝血劑……
“華神醫,你這小醫館不容易啊。”
崔鈞掏空兩個衣袖大口袋,兩千多枚五銖錢倒在櫃台上。
東漢末年,一枚五銖錢的購買力約等於後世三塊錢。
“這是?”華佗麵露疑惑。
“我看你替窮人看病並沒有收入,長此以往支撐不住。”
“我略有薄財,想讚助你一二,希望能把這筆錢用在刀刃上。”
崔鈞微笑著說出用意。
華佗作為醫學大拿,到處幫人治病,也好幫他打下一些名聲。
萬一哪個猛人一時落魄,受到讚助的恩惠,是不是會回報他崔鈞一番?
這個時代,豪俠氛圍濃厚,講究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像關羽不就因為五關之事,在華容道放了曹操嘛。
還有那太史慈受孔融贍養母親之恩,在孔融被黃巾大軍包圍的時候,殺入重圍,送出求救信號。
些許錢財,對崔鈞來說不算什麼,以此換取特殊利益才是大賺特賺。
“州平,你有此心甚好,甚好啊。”華佗收下錢財,連連誇讚。
本著能救則救,華佗在收取診金方麵隨緣。
遇到有錢人多收點,遇到窮苦人分文不取,還倒貼藥錢。
“如果不夠,可以來我府上取,每月也會按時送來一筆錢。”
崔鈞這麼做的目的,華佗不傻,看得懂,但沒問題啊,比一毛不拔說風涼話強得多,出錢終究能幫到他人。
見華佗了然,崔鈞沒多嘮叨,舉手之勞而已,日後他會時刻往這裏送錢,亂世結交人脈很重要。